尿潜血原因分为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肾小球源性包括原发性的IgA肾病(青少年男性好发,上感后易现血尿)、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与免疫致滤过屏障损伤有关)、膜性肾病(中老年男性,自身免疫异常致肾小球损伤);继发性的狼疮性肾炎(年轻女性为主,自身免疫紊乱累及肾脏)、过敏性紫癜肾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接触过敏原引发免疫反应)。非肾小球源性包括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各年龄段可发,男性中老年易患;肾盂肾炎女性多,男性有梗阻时易患)、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多见;输尿管结石男性相对多见,与结石形成因素相关)、泌尿系统肿瘤(肾癌中老年男性,与遗传、吸烟等有关;膀胱癌男性高于女性,中老年多见,与接触致癌物、吸烟等有关)、其他原因(胡桃夹综合征青少年男性,瘦长体型易患;运动性血尿青壮年男性运动员,剧烈运动后出现)。
一、肾小球源性尿潜血原因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IgA肾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数小时至3天内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可伴有尿潜血,病理检查以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发病与感染等因素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相关,年龄因素上青少年男性更易患,生活方式中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能是诱因。
2.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病理特点是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伴有尿潜血,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有关,年龄上青少年男性相对易患。
3.膜性肾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病理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免疫复合物沉积,可出现尿潜血,发病与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年龄上中老年男性更易发病,生活方式中可能与自身免疫调节等因素有关。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1.狼疮性肾炎:好发于年轻女性,但男性也可患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所致,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但男性一旦患病也需关注,由于自身免疫紊乱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累及肾小球导致损伤出现尿潜血,年龄上年轻男性可能患病,病史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是关键。
2.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引起的血管炎,发病与接触过敏原引发免疫反应有关,年龄上青少年男性相对易患,生活方式中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等可能是诱因,病史中有过敏性紫癜病史。
二、非肾小球源性尿潜血原因
(一)泌尿系统感染
1.膀胱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膀胱炎也不少见,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埃希菌等,细菌侵袭膀胱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从而出现尿潜血,年龄上中老年男性易患,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病史中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相关。
2.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但男性也可发生,尤其是有泌尿系统梗阻等情况的男性,如前列腺增生等,细菌由尿道上行感染肾盂等部位,引起肾脏实质炎症,出现尿潜血,年龄上中老年男性因前列腺等问题可能更易患,生活方式中泌尿系统梗阻因素如前列腺增生等是诱因,病史中泌尿系统梗阻相关病史。
(二)泌尿系统结石
1.肾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中青年男性多见,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损伤尿路黏膜引起出血,从而出现尿潜血,与代谢因素、饮食因素等有关,年龄上中青年男性易患,生活方式中饮水少、高钙高嘌呤饮食等可能促进结石形成,病史中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相关。
2.输尿管结石:男性相对多见,结石梗阻输尿管导致尿路梗阻上方压力增高,输尿管黏膜损伤出血出现尿潜血,发病与结石形成因素相关,年龄上中青年男性易患,生活方式中相关代谢、饮食等因素同肾结石。
(三)泌尿系统肿瘤
1.肾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肿瘤组织生长侵蚀肾组织血管等导致出血,出现尿潜血,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年龄上中老年男性易患,生活方式中吸烟等是危险因素,病史中泌尿系统肿瘤家族史等可能相关。
2.膀胱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多见,肿瘤生长在膀胱黏膜,可导致黏膜破溃出血出现尿潜血,发病与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吸烟等因素有关,年龄上中老年男性易患,生活方式中吸烟等是重要诱因,病史中相关化学物质接触史等。
(四)其他原因
1.胡桃夹综合征: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是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压所致,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出现尿潜血,一般体型瘦长的青少年男性更易发生,年龄上青少年男性易患,体型因素是关键,生活方式中瘦长体型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运动性血尿:男性运动员中较为常见,剧烈运动后出现尿潜血,是由于运动时肾脏受到震动、缺血等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停止剧烈运动后多可逐渐恢复,年龄上青壮年男性运动员易患,生活方式中剧烈运动是诱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