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发烧后出现血尿可能由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需进行尿液、血液等检查明确病因,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并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机制
(一)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1.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患,性别差异不显著。当喉咙痛、发烧等上呼吸道感染(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等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引发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出现血尿等表现。例如有研究显示,上呼吸道感染后约1-3周左右可能出现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相关症状,其中血尿是常见表现之一。
2.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既往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再次感染后更易诱发。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长期营养不良、过度劳累者,感染后发生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泌尿系统感染
1.年龄与性别因素: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也不例外。喉咙痛、发烧提示机体整体免疫力可能有一定下降,此时泌尿系统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细菌感染泌尿系统后,引起尿道、膀胱、肾盂等部位黏膜炎症,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红细胞渗出,出现血尿。比如女性儿童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如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发生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出现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不注意个人卫生、饮水过少等生活方式可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有泌尿系统结石等基础病史者,感染后更易出现血尿等并发症。
(三)其他可能原因
1.全身性疾病累及泌尿系统: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在喉咙痛、发烧等表现后,可能累及泌尿系统出现血尿。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包括肾脏,导致肾小球损伤,出现血尿。这种情况在青年女性中相对多见,与自身免疫紊乱相关,且病情可能迁延反复,需要长期监测和治疗。
2.剧烈运动等因素:虽然喉咙痛发烧是主要诱因,但如果在感染康复期进行剧烈运动,也可能加重泌尿系统的负担,导致轻微血尿,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一般血尿程度较轻,且多有明确运动等诱因可寻。
二、需要进行的检查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可明确血尿的存在,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等。如果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红细胞;如果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为正常形态。同时还可了解尿中是否有蛋白、白细胞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例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多有蛋白尿、畸形红细胞等表现,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蛋白阳性等。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对于怀疑肾小球疾病的患者,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评估尿蛋白丢失情况,帮助判断肾小球损伤的严重程度。如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辅助评估病情。
(二)血液检查
1.血常规: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情况。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血常规也常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同时可通过血红蛋白等指标了解是否有贫血等情况。
2.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功能情况。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早期肾功能可能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泌尿系统感染一般早期肾功能多无明显异常,但如果感染严重波及肾脏,如引起急性肾盂肾炎,也可能出现肾功能改变。
3.免疫学检查:对于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泌尿系统的情况,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进行免疫学检查,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检测。若抗核抗体阳性且滴度较高,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症状,高度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累及肾脏导致血尿。
三、应对建议
(一)一般处理
1.休息:出现喉咙痛发烧后血尿的情况,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剧烈活动,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成年人也需要适当休息,让机体有时间修复免疫炎症反应等。
2.多饮水: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血尿,都应鼓励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泌尿系统的作用,减少细菌等病原体在泌尿系统的停留时间,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儿童患者要注意适当引导其多饮水,避免因不配合导致饮水不足。
(二)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喉咙痛发烧后出现血尿,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有无其他不适症状等,及时带孩子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成年人也不应忽视,应尽早明确血尿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如果是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免疫抑制等治疗;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