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龋病需治疗,不及时治疗有局部(疼痛感染、影响咀嚼、邻牙移位)和全身(影响生长、引发全身感染病)危害。治疗方法有充填治疗(适用于龋坏组织可去净且剩余牙体能承受咬合力的情况,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等材料)和牙髓治疗(牙髓炎用牙髓切断术保留根髓促牙根发育,根尖周炎用根尖诱导成形术诱导牙根发育)。不同年龄段治疗有考虑,幼儿期需家长协助、轻松氛围治疗,学龄前期要加强宣教、选合适方法。特殊人群如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治疗要告知病情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患糖尿病儿童要严格控血糖防感染扩散。
一、乳牙龋病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1.局部影响
疼痛与感染:龋病若不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可累及牙髓,引起牙髓炎,导致患儿牙齿剧烈疼痛,影响进食和睡眠。例如,细菌感染牙髓后,会引发炎症反应,牙髓组织充血、水肿,压迫神经,造成疼痛。而且炎症可向根尖周扩散,引起根尖周炎,出现牙龈肿胀、面部肿胀等症状,影响儿童口腔局部的健康和正常功能。
影响咀嚼功能:乳牙发生龋坏,尤其是多个乳牙龋坏时,会影响儿童的咀嚼效率。儿童无法充分咀嚼食物,进而影响营养的吸收。比如,儿童不能很好地咀嚼蔬菜、肉类等食物,导致摄入的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来说,会影响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邻牙移位:乳牙龋坏后,牙体组织破坏,牙冠体积缩小,相邻的牙齿会向缺牙间隙倾斜移位,对颌牙齿会伸长,导致恒牙萌出时位置异常,造成牙列不齐等问题。例如,乳牙因龋坏过早缺失,邻牙失去阻挡,会向缺隙处倾斜,使得恒牙萌出空间不足,出现排列紊乱。
2.全身影响
影响生长发育:由于乳牙龋病导致咀嚼功能受限,儿童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消化吸收,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包括身高、体重的增长以及智力发育等。长期的营养摄入不足会使儿童体质虚弱,容易患病。
引发全身感染性疾病:乳牙根尖周的感染病灶可能成为病灶感染,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等。因为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其他部位,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这些全身性疾病的发生。
二、乳牙龋病的治疗方法及依据
1.充填治疗
适用情况:适用于龋坏组织能够去除干净,剩余牙体组织能够承受充填材料的咬合力的乳牙龋坏。
依据:通过去除龋坏组织,用充填材料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常用的充填材料有玻璃离子水门汀等,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对牙髓刺激性小,而且可以释放氟,有助于预防继发龋的发生。例如,对于浅龋和中龋的乳牙,去除龋坏组织后,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可以恢复牙齿的正常外观和咀嚼功能。
2.牙髓治疗
牙髓炎时的治疗:当乳牙发生牙髓炎时,可采用乳牙牙髓切断术。乳牙牙髓切断术是切除炎症的冠髓,保留根髓的活力,使牙根继续发育完成。依据是根髓具有一定的修复和防御功能,保留根髓可以促进牙根的正常发育,为恒牙萌出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对于感染局限于冠髓的乳牙牙髓炎患儿,进行牙髓切断术,保留根髓,让牙根继续生长发育。
根尖周炎时的治疗:乳牙根尖周炎可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等。通过消除根尖周炎症,诱导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孔的封闭。根尖周组织在炎症控制后,会有新的组织形成,促进牙根的发育完善。比如,对于根尖周炎的乳牙,通过消除炎症刺激,利用药物等手段诱导根尖周组织形成硬组织,使牙根继续发育。
三、不同年龄段乳牙龋病治疗的考虑
1.幼儿期(1-3岁)
特点:幼儿配合度较低,治疗时需要家长的协助,要选择儿童能够接受的治疗方式,尽量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治疗。
应对措施:对于幼儿期的乳牙龋病,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的指导,家长要帮助幼儿清洁牙齿。当发现有龋坏时,及时带幼儿到医院就诊,对于浅龋等情况,可采用简单的充填治疗,但要考虑幼儿的情绪,尽量安抚幼儿,使其配合治疗。
2.学龄前期(4-6岁)
特点:儿童开始有一定的配合能力,但仍需要医生和家长的引导。
应对措施:此阶段要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让儿童了解龋病的危害,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龋病的治疗,根据龋坏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龋坏较深但未累及牙髓的乳牙,可及时进行充填治疗,恢复牙齿功能。
四、特殊人群(如患有系统性疾病的儿童)乳牙龋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1.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
注意事项:在进行乳牙龋病治疗时,要告知医生患儿的病情,因为一些治疗操作可能会引起菌血症等情况,需要在治疗前后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例如,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进行牙髓治疗或拔牙等操作时,要根据病情评估感染风险,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患有糖尿病的儿童
注意事项:糖尿病儿童的口腔感染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治疗乳牙龋病时,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龋病的治疗操作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要确保血糖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再进行龋病的治疗,如充填治疗等,并且治疗后要密切观察口腔感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