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有多种症状表现。痛经多为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发生在生育年龄女性;月经不调表现为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性交疼痛在性交时因刺激异位内膜结节等引起,育龄女性易出现;不孕与影响排卵、改变盆腔环境等有关;还可能有盆腔疼痛、肠道症状(如大便异常等)、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痛血尿等)。
一、痛经
1.特点
多为继发性痛经,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断高涨,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增生、肿胀,如再受孕激素影响则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
从发病机制来看,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在月经周期中出现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这种痛经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且可能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对于有长期月经不规律、性生活史的女性,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需警惕巧克力囊肿的可能。
2.年龄与性别因素
在女性生育年龄阶段较为高发,女性的生殖系统生理特点使得子宫内膜组织有异位种植的可能,而随着年龄增长,子宫内膜异位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有上升趋势。
二、月经不调
1.经量增多
表现为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这是因为巧克力囊肿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卵巢的内分泌调节出现紊乱,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研究表明,约30%-40%的巧克力囊肿患者会出现经量增多的情况。
对于年轻女性,若出现经量突然增多且持续几个月经周期,同时伴有痛经等症状,应考虑到巧克力囊肿的可能性。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
2.经期延长
月经持续时间较正常情况延长,超过7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是由于囊肿影响了卵巢的排卵和激素分泌,使得子宫内膜不能按时完整脱落。例如,正常月经经期为3-7天,而患有巧克力囊肿的女性可能经期长达10天以上。
在性别方面,女性均可能发生,但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出现,与女性生殖内分泌特点相关。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经期延长且有痛经等症状时,要排查妇科相关疾病。
三、性交疼痛
1.发生机制
当存在巧克力囊肿时,在性交过程中,由于阴茎的抽动会对阴道后穹窿及盆腔腹膜处的异位子宫内膜结节、直肠凹陷结节或粘连,从而引起疼痛。疼痛多发生在月经前较为明显。
从解剖角度来看,盆腔内的异位内膜组织在性交刺激下会引发局部的疼痛反应。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若出现性交时的疼痛,尤其是伴有痛经等其他巧克力囊肿相关症状时,需考虑巧克力囊肿的可能。
2.年龄与性别影响
主要发生在育龄女性,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和生理状态使得在性活动中容易受到相关病变的影响。年轻有性生活的女性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四、不孕
1.原因分析
巧克力囊肿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改变盆腔内的环境,干扰受精卵的着床。据统计,约有30%-50%的巧克力囊肿患者合并不孕。例如,囊肿会导致卵巢组织粘连,影响卵子的排出;同时,盆腔内的炎症反应等会改变输卵管的蠕动和拾卵功能,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运输。
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本身有下降趋势,而巧克力囊肿会进一步加重卵巢功能的损害,从而增加不孕的风险。对于有生育计划但长期未孕的女性,尤其是伴有痛经等症状的,要排查巧克力囊肿等妇科疾病。
性别上,只有女性会发生此类情况,与女性的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五、其他症状
1.盆腔疼痛
除了上述痛经等相关疼痛外,还可能出现盆腔的慢性疼痛,在非月经周期也可能有下腹部的坠胀、隐痛等不适。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原因是盆腔内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持续存在,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和疼痛反应。
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盆腔疼痛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可能疼痛相对较明显且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而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疼痛相对较为隐匿,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2.肠道症状
当巧克力囊肿累及肠道时,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便血等症状。例如,异位内膜侵犯直肠、乙状结肠时,会在月经期间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便血。这是因为肠道受到异位内膜组织的侵犯,在月经周期时出现周期性的充血、出血等反应。
对于有肠道症状且伴有妇科相关表现(如痛经等)的患者,要考虑到巧克力囊肿累及肠道的可能,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肠镜等,以明确诊断。
3.泌尿系统症状
若巧克力囊肿侵犯膀胱,可能会出现周期性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这是由于异位内膜组织侵犯膀胱黏膜,在月经周期时出现充血、出血,刺激膀胱引起相应症状。例如,患者可能在月经期间出现明显的尿频、尿急,甚至排尿时疼痛,同时伴有血尿。
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女性中,泌尿系统症状的表现可能相似,但需要结合妇科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有泌尿系统症状且有妇科病史或相关表现的患者,要考虑到巧克力囊肿累及泌尿系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