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尿原因复杂,涉及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疾病的IgA肾病、膜性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药物因素(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他因素(剧烈运动、泌尿系统器械检查或操作),出现血尿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避免滥用药物,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
一、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是老年人血尿较常见的原因之一。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有关,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漏出形成血尿。研究表明,IgA肾病患者中约40%-45%会出现血尿,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
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病变主要位于肾小球基底膜。其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基底膜损伤,红细胞通过受损的基底膜漏出引起血尿。老年人膜性肾病患者中约有30%-40%会出现血尿,血尿多为镜下血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肉眼血尿。
2.尿路感染
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可引起尿路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从而导致血尿。急性膀胱炎患者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尿液中可检测到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急性肾盂肾炎除了有尿路刺激症状外,还可出现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血尿,尿沉渣检查可见白细胞管型和较多红细胞。
3.泌尿系统结石
老年人泌尿系统结石也是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结石可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导致黏膜出血引起血尿。肾结石患者可出现腰部隐痛或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同时伴有血尿,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输尿管结石可引起剧烈的肾绞痛,疼痛沿输尿管走行放射,同时伴有血尿,血尿程度与结石对黏膜的损伤程度有关。膀胱结石患者主要表现为排尿中断伴血尿,改变体位后可继续排尿。
4.泌尿系统肿瘤
肾癌:肾癌多见于50-70岁的老年人,其发病与吸烟、肥胖、高血压等因素有关。肾癌的典型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称为肾癌三联征,但临床上三联征同时出现的情况较少。血尿是由于肿瘤组织侵犯肾盂、肾盏黏膜引起,约70%的肾癌患者会出现血尿,多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膀胱癌:膀胱癌是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与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吸烟等因素有关。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可呈间歇性发作,部分患者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肿瘤组织生长在膀胱黏膜表面,容易破溃出血所致,约85%的膀胱癌患者会出现血尿。
二、全身性疾病
1.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老年人常患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血尿。例如,患有血友病的老年人,由于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或Ⅸ,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泌尿系统出血导致血尿;患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老年人,多由于感染、创伤等诱因引起,体内凝血-抗凝机制失衡,可导致泌尿系统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而出现出血倾向,表现为血尿。
2.心血管疾病
某些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老年人血尿。例如,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出现血尿。高血压肾病患者除了血尿外,还常伴有高血压、蛋白尿等表现。心力衰竭患者由于体循环淤血,可导致肾淤血,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也可能出现血尿,同时伴有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三、药物因素
1.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老年人如果因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能会引起出血倾向,包括泌尿系统出血导致血尿。例如,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发挥抗凝作用,过量使用或个体对药物敏感性差异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泌尿系统出血;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长期服用可能增加泌尿系统出血的风险,导致血尿发生。
四、其他因素
1.剧烈运动
老年人如果进行了剧烈运动,也可能出现血尿。剧烈运动可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引起运动性血尿。这种血尿通常在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
2.泌尿系统器械检查或操作
老年人如果进行了泌尿系统的器械检查(如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镜检查等)或治疗操作(如前列腺穿刺活检等),可能会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导致血尿。一般这种血尿在检查或操作后短期内出现,程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通常经过适当的休息和对症处理后可逐渐恢复。
老年人出现血尿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因素及其他多种因素。当老年人出现血尿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血尿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避免滥用药物,减少血尿的发生风险。对于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