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疼不一定是龋齿导致,龋齿致疼分浅、中、深龋有不同特点,非龋齿致疼可由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本质敏感症、智齿冠周炎、牙龈乳头炎等引起,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牙齿疼各有需注意方面,出现牙齿疼应综合多方面判断并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治疗。
一、牙齿疼是否为龋齿的判断要点
(一)龋齿导致牙齿疼的特点
1.龋坏程度相关
浅龋:一般无明显疼痛症状,偶尔在吃甜食或过冷过热食物时有轻微不适,是因为龋坏局限在牙釉质层,牙釉质内神经末梢少,所以疼痛不明显,但此时已存在牙体硬组织的破坏。
中龋:当龋坏进展到牙本质浅层时,患者遇到冷、热、酸、甜刺激会产生疼痛反应,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这是因为牙本质内有牙本质小管,小管内有神经纤维,刺激可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相关神经引起疼痛。
深龋:龋坏达牙本质深层,遇冷、热、酸、甜刺激时疼痛较中龋更明显,食物嵌入龋洞时也会引起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没有自发痛。这是由于深龋接近牙髓,牙髓受到刺激后反应更敏感。
2.疼痛性质
龋齿引起的疼痛通常为激发痛,即由特定的外界刺激引起,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等刺激,刺激去除后疼痛可缓解。而且疼痛具有可逆性,在刺激因素去除后,牙髓的反应可恢复正常。
(二)非龋齿导致牙齿疼的情况
1.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呈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疼痛加重,疼痛不能自行定位,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患者常难以明确指出患牙位置。这是因为牙髓组织发炎后,血管扩张,组织水肿,髓腔内压力增高,压迫神经引起剧烈疼痛。
慢性牙髓炎:一般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疼痛程度不如急性牙髓炎剧烈,可表现为隐痛、钝痛等,有时也会有轻度的自发性钝痛。
2.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患牙有明显的咬合痛,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不敢咀嚼,患牙有伸长感,初期为持续性钝痛,随后发展为剧烈的跳痛,疼痛局限,能定位,咀嚼时疼痛加重。这是由于根尖周组织发炎,炎症产物积聚,压力增大,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
慢性根尖周炎:一般无明显的自发痛,有时可表现为患牙咀嚼不适、轻微疼痛或有不适感,可伴有牙龈反复起脓包等症状。
3.牙本质敏感症
主要是由于牙釉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当受到机械刺激(如刷牙、咬硬物)、温度刺激(冷、热)或化学刺激(酸、甜)时,会出现短暂、尖锐的疼痛。常见于牙龈退缩、牙颈部楔状缺损等情况,患者能明确指出敏感部位,疼痛迅速出现和消失。
4.智齿冠周炎
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吞咽、咀嚼时疼痛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受限,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也可能引起邻牙的不适。这种情况多见于智齿萌出困难的人群,如青少年智齿萌出期。
5.牙龈乳头炎
多因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刺激牙龈乳头,引起牙龈乳头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牙龈乳头红肿、疼痛,探触时疼痛明显,可伴有出血,疼痛可放射至邻牙,患者能指出疼痛的牙龈部位。
二、不同人群牙齿疼需注意的方面
(一)儿童
1.龋齿方面
儿童牙齿龋坏可能与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关,如儿童喜欢吃甜食且刷牙不认真。儿童龋齿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影响其进食,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家长要注意监督儿童口腔卫生,帮助儿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并及时处理。
儿童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发生可能与乳牙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乳牙牙髓腔大,根尖孔粗大,感染容易扩散。儿童患牙疼痛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家长需多观察儿童口腔及行为表现,如儿童出现哭闹、不愿用患侧咀嚼等情况,要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
(二)妊娠期女性
1.牙齿疼情况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龈容易出现敏感、肿胀等情况,可能诱发牙龈乳头炎等问题导致牙齿疼痛。同时,妊娠期女性龋齿的发生风险也可能增加,因为妊娠期可能会有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喜欢吃甜食等。
妊娠期女性牙齿疼时需谨慎处理,因为很多口腔治疗在妊娠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说,在妊娠的前3个月和后3个月,口腔治疗应尽量避免,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中间的3-6个月可以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口腔治疗,但要向患者充分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
(三)老年人
1.牙齿疼情况
老年人牙齿疼可能与多种口腔疾病相关,如牙龈萎缩导致的牙本质敏感症较为常见,因为老年人牙龈退缩,牙颈部暴露,牙本质容易受到刺激。同时,老年人龋齿、牙周病等的发生率也较高,牙周病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引起牙齿敏感疼痛,或者导致牙齿松动、移位,引起咬合创伤性疼痛等。
老年人牙齿疼时,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口腔治疗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全身状况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并且要注意口腔治疗后的护理和口腔卫生维护,以促进口腔健康的恢复。
总之,牙齿疼不一定是龋齿引起的,需要从疼痛的特点、伴随症状以及不同人群的特点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一旦出现牙齿疼痛,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