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与胰腺癌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上均有不同。胰腺炎多因胰酶被激活等引起,腹痛多突然剧烈、可向腰背部放射,有血清淀粉酶等升高、腹部B超等检查;胰腺癌发病机制复杂,腹痛早期轻后期重,有消瘦、黄疸等,肿瘤标志物CA19-9等有变化,腹部CT增强扫描等可助诊,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
一、发病机制方面
胰腺炎:多由胰酶被激活后对胰腺自身及其周围组织产生消化作用引起,常见病因有胆道疾病(如胆囊结石、胆管炎症等)、酗酒、高脂血症等。例如,胆道系统的结石等病变可导致胰管梗阻,使胰液排出受阻,胰酶在胰内被激活,引发胰腺的炎症反应。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机制可能略有差异,比如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肥胖人群、长期高脂饮食者中更易发生,而女性在某些与激素相关的胆道疾病导致胰腺炎的情况中可能有不同表现。
胰腺癌: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如BRCA2等基因突变与胰腺癌发病相关)、环境因素(长期吸烟、接触化学致癌物如苯并芘等)、慢性胰腺炎等基础疾病(长期的胰腺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胰腺组织的异型增生,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老年人群中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发病可能更为突出,而生活方式因素在不同性别中也有不同体现,男性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胰腺癌的风险相对更高。
二、症状表现方面
(一)腹痛表现
胰腺炎: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疼痛程度较剧烈,常位于中上腹,可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缓解。腹痛持续时间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型胰腺炎腹痛一般持续3-5天可缓解,重型胰腺炎腹痛持续时间较长。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胰腺炎相对少见,腹痛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也会出现中上腹或左上腹的疼痛不适;老年胰腺炎患者腹痛可能不典型,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病情变化往往较快。
胰腺癌:腹痛也是常见症状,多为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钻痛,早期疼痛程度较轻,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可向腰背部放射,仰卧位时疼痛加重,前倾位或屈膝侧卧位时疼痛可有所缓解。胰腺癌引起的腹痛在不同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但不同年龄阶段腹痛特点有区别,老年胰腺癌患者腹痛可能更隐匿,且常伴有其他系统的非特异性表现。
(二)其他伴随症状
胰腺炎: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轻型胰腺炎多为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重型胰腺炎可出现高热。还可能出现黄疸,多为胆总管下端受到炎症水肿压迫等引起,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不同性别胰腺炎患者伴随症状可能有不同,女性在妊娠期发生胰腺炎时,伴随症状可能因妊娠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妊娠反应混淆。
胰腺癌:除腹痛外,还会出现消瘦、乏力,这是由于肿瘤消耗、食欲减退等原因导致,患者短期内体重可明显下降。黄疸是胰腺癌常见且重要的症状,多为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这是因为胰腺癌可能累及胰腺的内分泌功能,破坏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等。不同年龄胰腺癌患者消瘦、乏力等表现的程度不同,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消瘦、乏力等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而儿童胰腺癌极为罕见,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三、诊断方法方面
(一)实验室检查
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血清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升高稍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此外,还可检测C反应蛋白(CRP),CRP升高提示胰腺炎症较重。不同年龄人群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正常范围略有不同,儿童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特异性不高,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常明显升高。此外,还可检测癌胚抗原(CEA)等其他肿瘤标志物,但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诊断胰腺癌不够准确。不同年龄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特点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解读。
(二)影像学检查
胰腺炎:腹部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渗出等情况,是胰腺炎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价值较大,可明确胰腺炎症程度、有无坏死等,增强CT能更清晰显示胰腺实质的强化情况以及胰周血管等受累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和解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儿童胰腺炎进行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而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在影像学检查的耐受性等方面有不同考量。
胰腺癌:腹部CT增强扫描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手段,可显示胰腺占位性病变、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和胰管的显示较为清晰,有助于发现胰胆管梗阻的部位和原因。PET-CT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转移灶的寻找等有一定帮助,但费用相对较高。不同年龄胰腺癌患者影像学表现有差异,老年患者胰腺组织本身可能有退行性改变,可能影响影像学对胰腺癌的判断,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