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肠炎病程短,多因感染、饮食等突发因素起病,症状急重,经及时治疗多可治愈,少数可致并发症;慢性结肠炎病程长,由急性迁延或自身免疫等慢性因素引起,症状迁延,易反复,难根治,部分有癌变风险,治疗需综合一般、药物及中医等方式,预后不同。
一、病程方面
急性结肠炎:病程较短,通常是突然发生,一般病程在6周以内。多因急性感染、饮食不当等突发因素引起,比如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慢性结肠炎:病程较长,往往超过3个月。多是由急性结肠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也可能是由自身免疫等慢性因素逐渐作用导致,病情容易反复,长期受症状困扰。
二、症状表现方面
急性结肠炎:症状相对较急且明显,常见剧烈腹痛,疼痛性质多为绞痛,腹泻次数频繁,可能每天十余次甚至更多,粪便多为稀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还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热程度一般相对较高,多是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导致。
慢性结肠炎:症状相对较缓和但迁延不愈,腹痛程度一般较轻,多为隐痛或胀痛,腹泻次数相对急性结肠炎较少,一般每天数次,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糊状便等,也可能有黏液脓血便,但相对急性结肠炎程度可能较轻,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或仅有轻度乏力等,因长期腹泻、营养吸收不良等可能出现消瘦等情况。
三、病因方面
急性结肠炎:
感染因素:多由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如轮状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引起,饮食不洁是常见诱因,比如食用了被上述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在短时间内就会引发肠道的急性炎症反应。
饮食因素: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过辣、过冷、过于油腻的食物,也可导致急性结肠炎,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炎症。
慢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肠道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就被认为与自身免疫相关,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女性和男性发病可能无明显绝对差异,但不同性别在发病后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在慢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慢性结肠炎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患病风险相对增高。
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正常菌群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增多,长期作用可引发慢性结肠炎,比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进而诱发慢性结肠炎。
四、诊断方面
急性结肠炎:
病史:有明确的短时间内发病的诱因,如饮食不洁等。
症状:根据典型的急性起病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等,粪便病原体检测可能发现相应的病原体。
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道黏膜急性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病变多较局限。
慢性结肠炎:
病史:有长期病程,超过3个月,有急性结肠炎迁延不愈或慢性发病的过程。
症状:根据长期反复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或有轻度贫血等,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等,自身抗体检测等可能发现自身免疫相关指标异常,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等。
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道黏膜慢性炎症表现,如黏膜充血、水肿、粗糙,可有颗粒状改变、多发性溃疡等,病变可累及结肠的不同部位且呈连续性分布等特征。
五、治疗方面
急性结肠炎:
一般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注意饮食调整,急性期应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对症治疗:针对腹泻严重者可给予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等;针对腹痛明显者可给予解痉药物,如颠茄片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避免不当用药。
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生素等,但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或有其他禁忌的抗生素。
慢性结肠炎:
一般治疗: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劳累,饮食上要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油腻、生冷食物,注意心理调节,因为慢性结肠炎病情反复,患者容易有焦虑等情绪,不良情绪可能加重病情。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慢性结肠炎选用相应药物,如溃疡性结肠炎可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等药物,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结肠炎用药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儿童患者使用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型,避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中医治疗:部分慢性结肠炎患者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如中药灌肠等,但需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制定个性化方案。
六、预后方面
急性结肠炎: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一般可以完全治愈,较少留下后遗症,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
慢性结肠炎:病情容易反复,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以控制症状,但难以完全根治,可能会长期受病情影响,影响生活质量,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癌变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者癌变风险相对增高,需要长期随访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