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预防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有百白破疫苗接种及破伤风类毒素加强免疫,被动免疫涉及伤口及时清创消毒、符合情况时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儿童、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有各自预防要点,儿童要关注疫苗接种和正确处理外伤,老年人要评估免疫状态和规范处理伤口,基础疾病患者要控血糖、严格处理伤口及依情况免疫。
一、主动免疫
1.百白破疫苗接种
适用人群及接种程序:对于儿童来说,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婴儿在3、4、5月龄时分别接种百白破疫苗基础针,18-24月龄接种加强针。儿童期通过规范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破伤风杆菌产生免疫保护。从生活方式角度,儿童应按照免疫规划的时间安排,按时进行疫苗接种,保证疫苗接种的连续性。对于成年人,如果既往未全程接种过百白破疫苗,可考虑补种。一般来说,可接种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加强免疫。
作用机制:百白破疫苗中的破伤风类毒素成分,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当人体接触破伤风杆菌时,这些预先产生的抗体能够迅速发挥作用,中和破伤风毒素,从而避免发病。
2.破伤风类毒素加强免疫
适用人群:对于有外伤风险的成年人,尤其是从事建筑、采矿、农业劳动等容易发生创伤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破伤风类毒素加强免疫。一般建议每10年加强接种一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从生活方式方面,这类人群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主动关注疫苗加强接种时间,做好预防措施。例如建筑工人在每次进行新的工作周期前,可检查自己的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及时补种。
作用及意义:通过定期加强免疫,能够维持体内足够滴度的抗破伤风毒素抗体水平,持续发挥对破伤风的免疫防护作用,降低因外伤感染破伤风杆菌发病的风险。
二、被动免疫
1.伤口处理
及时清创:当发生外伤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皮肤相对娇嫩,在玩耍等过程中容易受伤,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清创方法。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内的污垢、异物等。清创可以减少伤口内破伤风杆菌繁殖的环境,因为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清洁的伤口环境中难以大量繁殖。从生活方式角度,儿童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受伤,一旦受伤要及时进行正确的清创处理。
消毒伤口:清创后,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碘伏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能有效杀灭伤口表面的细菌,包括破伤风杆菌。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消毒方法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儿童皮肤娇嫩,消毒时动作要轻柔。
2.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
适用情况:对于伤口较深、污染严重的外伤,无论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都需要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例如儿童被生锈的铁钉扎伤且伤口较深时,成年人被泥土污染严重的利器割伤等情况。从病史角度,如果既往有破伤风疫苗接种史,但伤口情况符合需要被动免疫的条件,仍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作用原理: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外源性抗体,直接提供针对破伤风毒素的中和作用。它可以快速结合伤口处可能存在的破伤风毒素,阻止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从而预防破伤风发病。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遇到符合指征的外伤时,更应及时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以确保安全。
三、特殊人群预防要点
1.儿童
疫苗接种关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免疫规划接种百白破疫苗,家长要做好接种时间的记录,保证疫苗接种的按时进行。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儿童受伤,如在儿童玩耍时,确保环境安全,减少外伤发生的几率。一旦儿童发生外伤,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并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被动免疫制剂。
外伤处理特殊性:儿童外伤后,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伤口情况,因为儿童表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不能准确描述伤口的深浅等情况。在清创消毒等处理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加重儿童的痛苦和损伤。
2.老年人
免疫状态评估: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其对破伤风的免疫防护能力可能下降。在预防破伤风时,首先要评估其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对于既往接种过疫苗但时间较久的老年人,要考虑进行加强免疫。从生活方式角度,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行走安全,避免跌倒受伤,一旦发生外伤,要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必要时进行被动免疫。
伤口处理及免疫选择:老年人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在处理伤口时要更加注重消毒和预防感染。对于有外伤风险的老年人,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感染破伤风的风险更高,更要严格做好预防措施,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3.糖尿病患者等基础疾病患者
基础疾病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外伤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增加。在预防破伤风方面,这类患者首先要积极控制血糖,维持血糖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在发生外伤时,要更加严格地进行伤口处理,如彻底清创、充分消毒等,并且要根据伤口情况及时进行被动免疫,必要时加强主动免疫。从生活方式角度,这类患者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受伤,在进行可能导致外伤的活动时要更加小心谨慎。例如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穿合适的鞋子,避免脚部受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