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病因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等,以及后天性病因如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治疗有保守治疗(针对病因较轻情况及感染控制)和手术治疗(包括解除梗阻的多种手术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择合适方案并密切监测病情)。
一、肾积水的原因
(一)先天性病因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原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该部位的狭窄导致尿液从肾盂流入输尿管受阻。在胎儿期就可能存在这种结构异常,影响尿液的正常引流,随着年龄增长,肾积水可能逐渐加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这种先天性狭窄引发肾积水,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女性和男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与胚胎发育因素相关。
2.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输尿管进入膀胱的部位发育异常,影响尿液从输尿管向膀胱的正常输送,也会导致肾积水,其发病机制与胚胎时期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发育过程异常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
3.迷走血管压迫:胚胎发育时,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阻碍尿液通过,在一些人群中可导致肾积水,常见于有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异常分布的个体,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无明显性别差异。
4.输尿管瓣膜:输尿管内存在瓣膜样结构,阻碍尿液流动,引起肾积水,是先天性因素导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二)后天性病因
1.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积水。结石可位于肾盂、输尿管等部位,阻碍尿液排出。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风险不同,比如长期饮水少、饮食中高钙等高嘌呤的人群更容易患泌尿系统结石从而引发肾积水,男性患泌尿系统结石的概率相对略高一些,与尿液中成分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
2.泌尿系统肿瘤: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肿瘤,如肾癌、输尿管癌、膀胱癌等,肿瘤生长阻塞尿路,引起肾积水。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因不同肿瘤类型有所差异,比如膀胱癌男性发病率相对略高。
3.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进而影响尿液从肾脏排出,引起双侧或单侧肾积水。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主要与年龄相关的前列腺组织增生有关。
4.腹腔或盆腔肿物:腹腔或盆腔内的肿物,如囊肿、淋巴瘤等压迫输尿管,导致尿路梗阻,引发肾积水。不同年龄段及性别均可发生,与肿物的来源和位置等因素相关。
5.炎症性狭窄:泌尿系统的炎症,如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等,治愈后可能导致输尿管狭窄,引起肾积水,既往有泌尿系统炎症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
二、肾积水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1.针对病因较轻情况:如果是由轻微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肾积水且结石较小,对于一些肾功能轻度受损、肾积水程度较轻的患者,可先密切观察,定期复查肾功能、肾脏超声等,部分小的结石可能通过自身代谢等排出。对于因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轻度肾积水,如妊娠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输尿管引起轻度肾积水,在孕期密切监测,待分娩后多数可缓解。
2.感染的控制:如果肾积水伴有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的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密切关注儿童使用抗生素后的反应。
(二)手术治疗
1.解除梗阻的手术方式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用于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引起的肾积水,通过手术将狭窄部位切除并重新连接肾盂和输尿管,恢复尿液的正常引流,适用于各年龄段因该病因导致肾积水的患者,儿童手术需特别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度以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针对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的情况,通过手术将输尿管重新连接到膀胱合适的位置,恢复尿液从输尿管向膀胱的正常输送,不同年龄段患者均可采用该手术,术后需关注患者的排尿情况等。
取石术: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肾积水,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等选择不同的取石方式,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适合的结石大小,儿童一般不首先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以免对肾脏等造成不良影响;输尿管镜取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不同部位和大小的结石,手术过程中需注意对泌尿系统组织的保护。
肿瘤切除术:对于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的肾积水,需要进行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等确定手术范围,如肾部分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术等,手术前后需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
前列腺切除术: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导致肾积水时,可考虑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术后要关注患者的排尿恢复情况以及肾功能的改善情况。
解除腹腔或盆腔肿物压迫的手术:对于腹腔或盆腔肿物压迫输尿管引起的肾积水,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物以解除压迫,手术方式根据肿物的情况而定,术中需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肾积水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肾功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