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癌分为男性和女性,发病与致癌物质接触、慢性炎症刺激、尿道狭窄、HPV感染等有关,男性有尿道流血、肿块、排尿困难等表现,女性有尿道流血、尿频尿急尿痛、肿块等表现,通过影像学、尿道镜、病理活检诊断,手术、放疗、化疗治疗,预后与分期、病理等有关,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较好,晚期较差,需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方案,特殊人群注重治疗耐受性等管理。
发病原因
致癌物质接触: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可能增加发病风险,例如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等。有研究表明,从事染料、橡胶等行业的人群,由于长期接触相关致癌物质,尿道癌的发病几率相对较高。
慢性炎症刺激:尿道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是诱因之一。如尿道炎反复发作,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尿道上皮细胞发生恶变。例如,一些患者有长期慢性尿道炎病史,经过多年后逐渐发展为尿道癌。
尿道狭窄:尿道狭窄患者由于尿道结构异常,尿液排出不畅,局部长期受到尿液刺激,可能引起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进而增加癌变的可能性。有尿道狭窄病史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尿道的健康状况,因为尿道狭窄可能是尿道癌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部分尿道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关,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研究发现,在一些尿道癌患者中可检测到HPVDNA,提示HPV感染可能参与了尿道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临床表现
男性尿道癌:
尿道流血或尿道分泌物:患者可能出现尿道内流血,或者有尿道分泌物,分泌物可为血性或脓性。例如,部分患者会发现内裤上有血迹,或者尿道口有异常分泌物排出。
尿道肿块:可在尿道部位摸到肿块,肿块质地可能较硬,伴有压痛等。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在尿道体表触及明显的肿块。
排尿困难: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阻塞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射程缩短等。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
女性尿道癌:
尿道流血:最常见的症状是尿道流血,尤其是在性交后或排尿后可能出现尿道流血情况。
尿频、尿急、尿痛:由于肿瘤刺激尿道,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与尿道炎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尿道癌引起的这些症状往往持续不缓解,且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
尿道肿块:部分患者可在尿道口看到或摸到肿块,肿块可伴有疼痛等不适。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用于初步了解尿道及周围组织的情况,能发现尿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以及病变的大致范围等。例如,经会阴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男性尿道的情况,经阴道超声检查可用于女性尿道癌的初步筛查。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尿道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有周围组织侵犯及转移等情况。通过CT扫描,可以看到尿道肿瘤对邻近器官如膀胱、前列腺等的影响。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对于尿道癌的诊断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范围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尤其是对盆腔内的软组织病变显示更为清晰。
尿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内病变的形态、部位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这是明确尿道癌诊断的重要依据。通过尿道镜可以直接看到尿道内的肿瘤情况,如肿瘤的大小、形状、部位等,同时可以在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癌以及癌的病理类型等。
病理活检:从尿道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尿道癌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男性尿道癌:根据肿瘤的部位、分期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阴茎部分切除术、尿道部分切除术或全尿道切除术等。对于早期局限于尿道的肿瘤,可考虑尿道部分切除术,保留部分尿道功能;对于晚期肿瘤,可能需要行全尿道切除术,并根据情况进行尿流改道等。
女性尿道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取决于肿瘤的分期等情况。一般采用尿道部分切除术或全尿道切除术,同时对于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早期女性尿道癌可通过局部手术切除,而晚期患者可能需要更广泛的手术切除及相关后续治疗。
放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等。对于一些中晚期尿道癌患者,放疗可以起到控制肿瘤进展的作用,但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
化疗:多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尿道癌的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手术、放疗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杀死肿瘤细胞。但化疗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
预后情况
尿道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等。早期尿道癌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接受规范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而晚期患者预后往往较差。一般来说,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病理分化程度越高,预后相对较好。例如,早期的男性尿道癌患者经过手术等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能较高;而晚期女性尿道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相对较低。同时,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治疗等也会影响预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需要更加注重治疗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管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在治疗尿道癌的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