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路感染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先天性尿路畸形等)、机体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老年人等)以及其他因素(如导尿等医源性操作、性生活、卫生习惯不良等)。
一、病原体感染
1.大肠埃希菌:是急性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尿路感染的80%左右。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大肠埃希菌更容易由尿道上行感染至膀胱、肾脏等部位引发急性尿路感染。在性生活活跃期的女性,性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将周围的大肠埃希菌挤入尿道,增加感染风险;而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易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急性尿路感染。
2.变形杆菌:变形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尿路感染也较为常见,尤其在有尿路结石等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中。变形杆菌可以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还可能附着在结石表面,破坏尿路黏膜,从而引发感染。例如,有尿路结石的患者,结石作为异物存在,会改变尿路的正常解剖和尿液流动,为变形杆菌等细菌的定植和感染创造条件。
3.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葡萄球菌感染也可导致急性尿路感染,多为血源性感染,如患有皮肤感染、疖痈等病灶时,葡萄球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等泌尿系统部位引起感染。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血源性葡萄球菌感染引发急性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对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血源性的尿路感染。
二、尿路梗阻
1.结石:尿路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可引起尿路梗阻。结石会阻碍尿液的正常排出,导致尿液在梗阻部位以上积聚,尿液中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从而容易繁殖引发感染。例如,肾结石堵塞输尿管,使输尿管以上的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滞留,其中的细菌就会大量滋生,进而引发急性尿路感染。而且结石对尿路黏膜的机械性损伤,也会破坏尿路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几率。
2.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尿道狭窄,尿液排出受阻。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尿道变窄,尿液排出不畅,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加,尿液长时间潴留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引发急性尿路感染。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据统计,50岁以上男性约有50%出现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其中部分会因尿路梗阻引发急性尿路感染。
3.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尿道瓣膜等先天性尿路畸形,会使尿液排出路径异常,导致尿液引流不畅。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如果尿路结构发育异常,就会存在尿液排出受阻的情况,出生后容易发生急性尿路感染。例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患儿,尿液从肾盂流向输尿管的过程受阻,肾盂内尿液积聚,细菌容易繁殖引发感染。
三、机体免疫力低下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降低,淋巴细胞功能受损,从而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例如,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杀菌能力减弱,难以有效清除入侵的细菌,容易发生急性尿路感染,且感染后不易控制,容易反复发作。
2.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如器官移植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系统受到抑制,T细胞、B细胞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的活性减弱,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下降。这类人群发生急性尿路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一旦发生感染,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且恢复较慢。
3.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包括泌尿系统的防御功能。老年人尿道黏膜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导致排尿不尽,残余尿量增加。同时,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T细胞功能减退,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急性尿路感染。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群。
四、其他因素
1.导尿等医源性操作:导尿是常见的医源性操作,导尿过程中会破坏尿道黏膜的完整性,为细菌侵入泌尿系统提供了途径。例如,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导尿管作为异物在尿道内,会使尿道黏膜持续受到刺激和损伤,增加细菌定植和感染的机会,容易引发急性尿路感染。一般来说,留置导尿管超过3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
2.性生活:女性在性生活时,容易将尿道周围的细菌挤入尿道引发感染。女性尿道短而直,性生活过程中机械性的刺激和摩擦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同时性行为可能会使尿道口周围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向尿道内迁移。在性生活活跃期的女性,急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频繁性生活的女性。而男性如果存在尿道炎等问题,在性生活时也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性伴侣,导致女性发生急性尿路感染。
3.卫生习惯不良:不注意外阴部清洁卫生,尤其是女性,会增加急性尿路感染的风险。女性外阴部有大量的细菌寄居,如不经常清洗,细菌容易繁殖并侵入尿道。例如,不勤换内裤、便后擦拭方向不正确(从肛门向尿道方向擦拭)等,都可能导致细菌污染尿道,引发感染。儿童如果不注意外阴清洁,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因为儿童的尿道短,防御能力相对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