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胰腺炎与坏死胰腺炎在病理表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预后情况等方面存在区别。病理上水肿胰腺炎间质水肿、炎性细胞少量浸润,坏死胰腺炎有大片坏死出血;临床表现水肿胰腺炎腹痛等较轻,坏死胰腺炎腹痛剧烈、高热等严重;实验室检查水肿胰腺炎酶升幅有限等,坏死胰腺炎酶升幅不一、CRP等明显异常;影像学上水肿胰腺炎胰腺轻度肿大等,坏死胰腺炎胰腺明显肿大有坏死区等;预后水肿胰腺炎多数预后好,坏死胰腺炎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特殊人群和有基础病患者情况各有特点,康复需注意饮食等。
水肿胰腺炎与坏死胰腺炎在病理表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预后情况等方面存在区别。病理上水肿胰腺炎间质水肿、炎性细胞少量浸润,坏死胰腺炎有大片坏死出血;临床表现水肿胰腺炎腹痛等较轻,坏死胰腺炎腹痛剧烈、高热等严重;实验室检查水肿胰腺炎酶升幅有限等,坏死胰腺炎酶升幅不一、CRP等明显异常;影像学上水肿胰腺炎胰腺轻度肿大等,坏死胰腺炎胰腺明显肿大有坏死区等;预后水肿胰腺炎多数预后好,坏死胰腺炎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特殊人群和有基础病患者情况各有特点,康复需注意饮食等。
水肿胰腺炎:主要是胰腺间质水肿、充血,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胰腺体积可轻度肿大。从病理角度看,胰腺的基本结构尚保持完整,胰酶激活引发的炎症反应相对局限在间质部分,没有出现胰腺实质的大片坏死情况。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胰腺腺泡、间质等有水肿改变,炎性细胞以中性粒细胞等少量浸润为主。
坏死胰腺炎:胰腺组织出现大片坏死,伴有出血,胰腺周围组织可能有脂肪坏死等情况。病理上胰腺实质有广泛的坏死区域,坏死区域可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同时可能伴随血管损伤导致的出血等表现。通过病理检查能发现大量胰腺细胞坏死,有出血灶等。
临床表现
水肿胰腺炎:一般腹痛相对较轻,多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后腹痛可暂时缓解。患者体温多为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5℃,腹部体征相对较轻,压痛多局限于上腹部,腹膜刺激征不明显。比如患者可能主诉上腹部隐痛,呕吐后感觉症状有所减轻,查体时上腹部有轻度压痛,但无明显腹肌紧张等严重腹膜刺激征表现。
坏死胰腺炎:腹痛剧烈,呈持续性刀割样痛,可向腰背部放射,难以缓解。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8.5℃,甚至可达39℃以上,且持续不退。腹部体征严重,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部分患者可在腰部、脐周等部位出现瘀斑(Grey-Turner征、Cullen征)。例如患者腹痛剧烈,难以忍受,伴有高热,腹部查体发现腹肌紧张明显,腰背部可见瘀斑等。
实验室检查
水肿胰腺炎: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但一般升高幅度相对有限,多在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内。C反应蛋白可有轻度升高。血常规中白细胞轻度升高,一般在(10-15)×10/L左右。例如血淀粉酶可能升高至500-1000U/L(正常参考值不同实验室有差异),C反应蛋白可能在10-30mg/L左右升高。
坏死胰腺炎:血淀粉酶、脂肪酶可升高,但有时因胰腺广泛坏死,释放酶减少,升高幅度可不明显,甚至正常。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多超过150mg/L。血常规中白细胞明显升高,可超过20×10/L。还可能出现血糖升高,血钙降低等情况,血钙可低于2mmol/L。例如C反应蛋白可高达200mg/L以上,血钙检测发现低于正常范围,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多等。
影像学表现
水肿胰腺炎:腹部B超可见胰腺轻度肿大,实质回声均匀,胰周可能有少量渗出。CT检查可见胰腺体积轻度增大,胰腺周围边界尚清,无明显坏死区域,胰周渗出较局限。比如B超下胰腺大小在正常高限稍上,实质回声无明显异常回声,CT图像上胰腺密度均匀,胰周渗出范围小。
坏死胰腺炎:腹部B超可见胰腺明显肿大,实质内可见无回声坏死区,胰周渗出明显增多。CT检查是诊断坏死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见胰腺实质内有大片低密度坏死区域,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有大量渗出,可伴有胰腺脓肿等情况。例如CT图像上胰腺有大片低密度坏死灶,胰周渗出呈大片状,周围组织受影响明显等。
预后情况
水肿胰腺炎: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后,病情可逐渐缓解,预后较好,一般病程在1-2周左右可好转出院,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比如年轻、一般情况好的水肿胰腺炎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恢复顺利。
坏死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如胰腺脓肿、腹腔感染、呼吸衰竭、肾衰竭等,死亡率较高。即使经过治疗,患者恢复时间长,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并且可能遗留胰腺功能不全等后遗症。例如老年患者合并坏死胰腺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高,预后相对较差。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发生水肿胰腺炎与坏死胰腺炎时,儿童水肿胰腺炎相对症状可能较成人轻,但也需密切观察,因为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而儿童坏死胰腺炎更为凶险,并发症出现更早更严重,需要更积极的监测和治疗。对于老年患者,老年水肿胰腺炎相对恢复可能较缓慢,而老年坏死胰腺炎预后更差,更要注意各器官功能的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水肿还是坏死胰腺炎患者,在急性期都需要严格禁食,恢复期逐渐恢复饮食时要遵循从低脂、低蛋白流质饮食逐渐过渡的原则,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加重胰腺负担。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坏死胰腺炎时血糖波动更大,需要更密切监测血糖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