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是角膜防御功能减弱后受内外因素侵袭引发的炎症,常见感染与非感染病因,有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及相应体征,通过病史采集和眼部检查诊断,治疗需控制感染、减轻炎症等,不同人群角膜炎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合理喂养和药物选择,老年人要兼顾全身状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女性孕期哺乳期用药需谨慎,男性要注意眼部卫生和防护。
角膜炎的常见病因
感染因素:
细菌: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例如肺炎链球菌性角膜炎,多发生于儿童及老年人,常因肺炎、流感等疾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角膜所致。
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病毒之一,原发性感染常发生在幼儿,表现为唇部疱疹、发热等全身症状,之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劳累等,病毒活化引起复发感染,导致角膜炎。
真菌:多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有角膜外伤史的患者,例如农民因农事操作中角膜被植物划伤后,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真菌性角膜炎。
非感染因素:
局部蔓延:邻近组织的炎症可以波及角膜,如结膜炎可引起周边部角膜炎症,巩膜炎可导致硬化性角膜炎等。
全身疾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角膜,引起角膜病变。此外,维生素A缺乏也可导致角膜干燥、软化,进而引发角膜炎,这种情况在儿童时期因维生素A摄入不足较为常见。
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症状:
疼痛:角膜炎患者常出现明显的眼痛,可伴有畏光、流泪等症状,这是因为角膜感觉神经丰富,炎症刺激导致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
视力下降:炎症累及角膜光学区时,会明显影响视力。例如细菌性角膜炎若未及时控制,角膜溃疡迅速扩大,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分泌物增多:不同病因引起的角膜炎分泌物有所不同,细菌性角膜炎常出现脓性分泌物,病毒性角膜炎多为水样或黏液性分泌物,真菌性角膜炎则可见黏稠的丝状分泌物。
体征:
睫状充血:角膜周围的血管扩张充血,呈现紫红色。
角膜浸润灶:角膜上可见灰白色或黄白色的浸润病灶,是炎症细胞浸润所致。例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可表现为角膜树枝状或地图状浸润灶。
角膜溃疡:病情进一步发展,浸润灶中央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大小、深浅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
角膜炎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既往眼病史、全身病史、外伤史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情况,是否有角膜外伤史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角膜炎的病因。
眼部检查:
裂隙灯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角膜的病变情况,如浸润灶的位置、大小、形态,溃疡的深度等。通过裂隙灯的钴蓝光检查,还可以发现荧光素染色阳性的角膜缺损区,提示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于感染性角膜炎,尤其是真菌性和病毒性角膜炎,可利用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角膜内的病原体形态,如真菌性角膜炎时可观察到真菌菌丝。
病原学检查:包括角膜刮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病毒核酸检测、真菌培养等。角膜刮片染色镜检可以快速初步判断病原体类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选择,病毒核酸检测和真菌培养则能明确病毒或真菌的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角膜炎的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性角膜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病毒性角膜炎则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等;真菌性角膜炎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滴眼液等。
减轻炎症反应: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细菌性角膜炎的溃疡期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在炎症消退期,为减轻炎症反应和防止角膜瘢痕形成可适当使用;对于非感染性角膜炎,如自身免疫性角膜炎,可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促进角膜修复:使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等,有助于角膜溃疡的愈合。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如出现角膜穿孔倾向或已经穿孔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不同人群角膜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角膜炎多与感染、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例如儿童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干燥症,需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维生素A的摄入。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尽量选择儿童适用的滴眼液等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
老年人:老年人角膜炎可能与全身疾病关系更为密切,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性角膜炎,且病情容易迁延不愈。老年人的角膜感觉相对减退,所以角膜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在治疗时,要兼顾老年人的全身状况,控制好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
女性: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使用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孕期使用某些抗感染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哺乳期使用药物也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必要时可能需要暂停哺乳。
男性:男性角膜炎患者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有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的习惯,需要注意眼部卫生和接触镜的清洁护理。因为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容易导致角膜缺氧,降低角膜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风险。男性如果从事一些容易导致角膜外伤的工作,如建筑工人等,要注意做好眼部防护,减少角膜外伤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