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真菌感染由白色念珠菌等病原菌引起,宿主因素中婴幼儿、老年人及患糖尿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等患者易发病,医源性因素包括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口腔局部卫生差等;临床表现有急性假膜型、急性萎缩型、慢性萎缩型、慢性肥厚型等;诊断通过病史采集、口腔局部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直接涂片、真菌培养、组织病理检查);治疗分局部(如用碳酸氢钠溶液、抗真菌药物涂布)和全身(用氟康唑等);预防需保持口腔卫生、合理用药、增强机体抵抗力。
一、定义
口腔真菌感染是由真菌侵犯口腔黏膜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菌有白色念珠菌等。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正常人体口腔中可存在少量白色念珠菌,当人体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并侵袭组织引发感染。
二、病因
(一)宿主因素
1.年龄因素
婴幼儿:婴儿口腔黏膜娇嫩,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母乳喂养时若母亲乳头清洁不彻底,或使用不洁净的奶瓶、奶嘴等,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能接触到母体阴道的白色念珠菌而发病。
老年人: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降低,且常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真菌感染。
2.基础疾病因素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并发口腔真菌感染。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如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斥反应,这会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增加了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口腔是常见的感染部位,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真菌感染,包括白色念珠菌等。
(二)医源性因素
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破坏口腔正常菌群的平衡,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从而为白色念珠菌等真菌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同时降低口腔黏膜的抵抗力,容易引发口腔真菌感染。例如长期口服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3.口腔局部因素:口腔卫生状况差,食物残渣残留,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佩戴义齿的患者,义齿与口腔黏膜之间的缝隙容易积聚真菌,若义齿清洁不当,也易引发口腔真菌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雪口病)
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可累及咽部、食管、气管、肺等。
(二)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多发生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后及HIV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状萎缩,周围舌苔增厚。患者常伴有口干、味觉异常、疼痛及烧灼感等症状。
(三)慢性萎缩型念珠菌病(义齿性口炎)
多见于佩戴义齿的患者,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黏膜。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患者自觉义齿佩戴不适,局部有灼烧感。
(四)慢性肥厚型念珠菌病
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在颊黏膜部位,损害多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不易撕下。
四、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基础疾病史、用药史、口腔卫生情况等。例如是否有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的情况,是否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
(二)口腔局部检查
观察口腔黏膜的病变表现,如假膜的颜色、质地、部位,黏膜的充血、糜烂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直接涂片检查:取病变部位的假膜、脱落上皮等标本,涂于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溶液后镜检,若见到假菌丝或芽孢,即可初步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2.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在25-28℃恒温箱中培养2-3天,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可鉴定出真菌的种类,白色念珠菌的菌落通常为奶油色,表面光滑。
3.组织病理检查: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可见黏膜表层有菌丝侵入,上皮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
五、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局部治疗
对于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雪口病)的婴幼儿,可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每日数次,哺乳前后均应进行清洁,以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也可局部涂布制霉菌素混悬液。
对于义齿性口炎的患者,应清洁义齿,保持口腔卫生,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软膏等涂布。
2.全身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但使用全身抗真菌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例如艾滋病患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时,可能需要较长疗程的抗真菌治疗,但要密切监测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二)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婴幼儿可在哺乳后喂少量温水以清洁口腔;老年人可使用软毛牙刷,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定期清洁义齿,义齿佩戴者应每天取下义齿进行清洁,可用专用的义齿清洁液浸泡。
2.合理用药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必须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必要时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预防。
3.增强机体抵抗力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等,应采取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如适当锻炼、合理饮食等。同时,对于艾滋病患者,需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改善免疫状况。
老年人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等,以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