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不同手术类型风险有别,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能致肾脏轻微挫伤、患者疼痛、结石残留;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有输尿管损伤、感染、出血风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有出血、脏器损伤、感染风险。可通过术前全面检查评估病情、术中精细操作控制感染、术后密切监测处理并发症来降低风险,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做合理决策。
一、手术风险的总体情况
肾结石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安全性已大幅提高。不同类型的肾结石手术风险有所差异,常见的肾结石手术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
(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风险
1.对肾脏的影响:一般来说,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能会导致肾脏轻微的挫伤,不过这种情况通常较为少见。从临床研究来看,大部分患者在术后肾脏功能能够维持正常,但对于一些肾脏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碎石过程中可能会增加肾脏损伤的风险,因为冲击波可能会影响肾脏的血运,进而影响肾功能。
2.疼痛方面:部分患者在碎石后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这是因为碎石颗粒排出过程中刺激输尿管等部位引起的。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疼痛的耐受和应对能力相对较弱,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疼痛可能会对其心理和生理产生更大影响,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适当的镇痛处理。
3.结石残留风险:存在一定概率出现结石残留,对于一些较大的结石或者结石成分特殊的情况,碎石效果可能不理想,导致结石无法完全排出,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
(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风险
1.输尿管损伤: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输尿管的穿孔、撕裂等损伤。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输尿管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如弹性下降、管壁变脆等,发生输尿管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对于女性患者,由于输尿管生理结构与男性有差异,在操作时需要更加精细,避免损伤输尿管。
2.感染风险:术后有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尤其是对于本身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者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感染可能会引起发热、寒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术后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尿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情况。
3.出血风险: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情况,少量出血一般可自行恢复,但如果出血较多,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如介入治疗等。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患有血友病的患者,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术前需要对凝血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和纠正。
(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风险
1.出血风险:这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较为严重的风险之一,可能会出现肾脏出血、腹腔内出血等情况。对于肥胖患者,由于肾脏位置较深,穿刺建立通道时难度增加,出血风险相对较高。而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手术中肾脏血管压力较高,容易导致出血。
2.脏器损伤:有可能损伤周围脏器,如肝脏、脾脏、肠管等。在肥胖患者或者肾脏位置异常的患者中,脏器损伤的风险相对增大。例如,肾脏位置靠近肝脏时,穿刺过程中可能误穿肝脏导致肝脏损伤,进而引起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3.感染风险:同样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因为需要建立经皮肾通道,细菌容易通过通道进入肾脏引起感染,严重感染可导致脓毒血症等。对于长期卧床、身体虚弱的患者,感染的抵御能力较差,术后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二、降低手术风险的措施
1.术前评估
全面检查: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肾功能检查(如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泌尿系统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肾脏、输尿管等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还需要评估心肺功能,因为手术可能对心肺功能有一定影响。例如,通过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供血情况,通过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呼吸储备能力。
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营养状况、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等)。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以降低手术感染等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以减少手术中出血等风险。
2.术中操作
精细操作:手术医生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在进行各种肾结石手术时,如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建立通道时要准确穿刺,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时要轻柔操作,避免损伤输尿管。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更需要精细,因为儿童器官更小、更娇嫩。
控制感染: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机会。对于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进行手术,以降低术中术后感染的风险。
3.术后护理
密切监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以及尿液情况,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反应相对不敏感,更需要加强监测。例如,儿童患者术后每小时需要观察尿量、尿液颜色等,老年患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观察有无发热等感染迹象。
并发症处理:如果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出血患者,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等;对于感染患者,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处理感染时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感染的控制。
总之,肾结石手术有一定风险,但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术中操作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肾结石手术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具体风险和获益,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