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是广义卵巢肿瘤的一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成因包括内分泌、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因素,多数无症状,有症状时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月经紊乱、压迫症状等,可通过超声、肿瘤标志物、腹腔镜检查诊断,治疗原则有随访观察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卵巢囊肿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青春期多为功能性囊肿需密切观察,育龄期需评估对妊娠影响,绝经后要警惕恶性肿瘤。
功能性囊肿
卵泡囊肿:通常是因为卵泡不成熟或者成熟后不排卵,卵泡持续增大形成的。一般直径多在1-3厘米左右,多数情况下会在几个月内自行消失。
黄体囊肿:是在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所致。正常黄体直径一般约为1-2厘米,若黄体囊肿直径超过3厘米,就可能会有破裂出血等风险。
上皮性囊肿
这类囊肿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细胞,有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浆液性囊腺瘤一般为单房,壁薄,囊内为清亮浆液;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多房,囊内为黏液样物质,体积往往可较大。
巧克力囊肿
它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在卵巢上,随着月经周期出血,形成内含暗褐色黏糊状陈旧血的囊肿,形似巧克力,所以得名。
卵巢囊肿的成因
内分泌因素:女性的内分泌失衡可能引发卵巢囊肿。比如在青春期前的女孩,内分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出现功能性囊肿;育龄期女性如果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可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进而促使卵巢囊肿形成。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胆固醇饮食、维生素A、C、E的缺乏,长期吸烟、酗酒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食物的女性,身体代谢可能出现异常,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电离辐射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卵巢组织产生影响,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病几率。比如长期处于有污染的工作环境或生活环境中的女性,接触了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等,可能干扰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
遗传因素:部分卵巢囊肿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卵巢囊肿的病史,那么女性患卵巢囊肿的风险可能会相对较高。例如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相关的家族,其成员患特定类型卵巢囊肿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卵巢囊肿的临床表现
多数无症状:很多卵巢囊肿较小的时候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妇科检查或者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对于没有症状的卵巢囊肿,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
有症状时的表现
腹部不适:囊肿较大时可能会感到下腹部坠胀、隐痛等。如果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会出现突然的剧烈腹痛。例如卵巢囊肿蒂扭转时,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囊肿破裂时,会有突发的腹部剧痛,随后可能出现腹腔内出血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月经紊乱:有些卵巢囊肿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比如功能性囊肿可能会干扰卵巢的排卵功能和激素分泌,进而引起月经方面的改变。
压迫症状:巨大的卵巢囊肿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的症状。如压迫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压迫直肠时,可出现便秘等症状。
卵巢囊肿的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巢囊肿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看到卵巢内囊肿的大小、形态、囊壁情况等。例如,超声下可以区分囊肿是囊性还是实性,对于判断囊肿的性质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囊性的卵巢囊肿良性的可能性较大,但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CEA、AFP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囊肿的性质。如果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需要警惕卵巢恶性肿瘤的可能,但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的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困难或需要进行治疗的卵巢囊肿,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卵巢的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囊肿的性质,是诊断和治疗卵巢囊肿的重要手段之一。
卵巢囊肿的治疗原则
随访观察: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没有症状且考虑为功能性囊肿的患者,可以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囊肿的变化。一般建议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如果囊肿在观察期间没有增大甚至缩小或消失,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手术治疗:如果卵巢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或者囊肿持续存在不消失,或者考虑为恶性可能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患侧卵巢切除术、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囊肿性质等综合决定。例如,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一般会尽量采取卵巢囊肿剥除术,保留卵巢功能;而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囊肿为恶性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不同人群卵巢囊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的卵巢囊肿多以功能性囊肿较为常见,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等。这是因为青春期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尚不稳定,容易出现激素波动。此阶段女性如果发现卵巢囊肿,需要密切观察,一般先采取随访观察的策略,因为很多功能性囊肿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内分泌的稳定。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的卵巢囊肿原因相对复杂,可能与妊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如果是有生育计划的育龄期女性发现卵巢囊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评估囊肿对妊娠的影响。如果囊肿较大或有不良倾向,可能需要先处理囊肿再考虑妊娠;如果是没有生育计划的育龄期女性,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囊肿则需要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同时,育龄期女性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卵巢囊肿。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出现卵巢囊肿需要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因为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但卵巢囊肿仍有一定概率为恶性。所以绝经后女性发现卵巢囊肿时,往往需要尽快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查、腹腔镜检查等,以明确囊肿性质,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