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可通过多方面进行预防与早期诊治。预防方面包括口腔清洁(儿童从长第一颗牙就刷牙且用巴氏刷牙法,成人等用牙线或牙缝刷)、饮食控制(减少糖分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定期口腔检查(一般人每年至少一次,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半年一次、孕妇孕前检查);早期诊治需识别牙龈(出血、红肿)和牙齿(敏感、轻微松动)等早期症状,通过口腔专业检查(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并进行早期治疗(洁治术、局部药物治疗)来维护牙周健康。
一、牙周病的预防
(一)口腔清洁
1.刷牙:
年龄因素:儿童应从长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进行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对于幼儿,家长可帮助其刷牙,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培养儿童自主刷牙的习惯。
方法: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移动牙刷,重复上述动作。
2.使用牙线或牙缝刷: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使用,尤其适合牙缝较宽的人。对于成年人,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缝刷来清洁牙齿邻面。
方法:使用牙线时,将牙线缓慢通过牙齿邻面接触点,使牙线紧贴牙面成C形,上下拉动清洁牙齿邻面。使用牙缝刷时,根据牙缝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牙缝刷,将刷头放入牙缝内,轻轻转动清洁。
(二)饮食控制
1.糖分摄入:
生活方式影响: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尤其是高糖零食(如糖果、蛋糕等)和含糖碳酸饮料。因为口腔中的细菌会利用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导致牙周病。对于儿童,家长应控制其糖果等甜食的食用量;成年人也应注意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取频率。
年龄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多糖分摄入不仅易患龋齿,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进而间接影响牙周组织。老年人由于口腔唾液分泌减少等原因,也应注意控制糖分摄入,保持口腔健康环境。
2.营养均衡:
营养成分: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增强牙龈的抵抗力,新鲜的蔬菜(如西兰花、青椒等)和水果(如橙子、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坚固牙齿和骨骼,乳制品(如牛奶、酸奶等)、鱼类(如三文鱼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磷也是牙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从肉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不同年龄人群应根据自身需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充足营养,老年人则要注重营养均衡以维持口腔及全身健康。
(三)定期口腔检查
1.检查频率:
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通过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牙周病的迹象,如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洗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特殊人群: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牙周病的发病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孕妇也应在孕前进行口腔检查,孕期由于激素变化易患妊娠期牙龈炎,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干预,预防牙周病加重影响胎儿健康。
二、牙周病的早期诊治
(一)早期症状识别
1.牙龈症状:
牙龈出血:刷牙时牙龈出血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是牙周病早期常见症状。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一旦发现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应引起重视。儿童牙龈出血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外伤等有关;成年人可能与牙菌斑、牙结石堆积等有关;老年人牙龈出血可能与牙周组织萎缩、全身性疾病等有关。
牙龈红肿:牙龈颜色变红、肿胀,正常牙龈呈粉红色且坚韧,若出现红肿则可能是牙周病早期炎症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牙龈红肿原因略有不同,儿童可能是局部刺激(如食物嵌塞等)引起;成年人多与口腔卫生差、局部炎症有关;老年人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及局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2.牙齿症状:
牙齿敏感: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出现敏感症状,可能是牙周病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引起。各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儿童牙齿敏感可能与刷牙方法不当等有关;成年人可能是长期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牙龈退缩;老年人牙龈退缩是自然生理过程中易出现牙齿敏感的原因之一。
牙齿轻微松动:早期牙周病可能出现牙齿轻微松动,自己可通过感觉牙齿是否有异常活动来初步判断。儿童牙齿松动可能是正常换牙期或外伤等原因;成年人牙齿松动多与牙周支持组织破坏有关;老年人牙齿松动可能与牙周组织萎缩、牙槽骨吸收等有关。
(二)早期诊治方法
1.口腔专业检查: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视诊、探诊等方法进行检查。视诊观察牙龈颜色、形态、牙齿排列等;探诊检查牙龈沟深度、有无牙周袋形成、探诊出血等情况。对于儿童,检查时要注意安抚,避免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等,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不适或加重病情。
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牙槽骨吸收情况、牙齿根周情况等。通过X线片可以观察到早期牙周病牙槽骨轻度吸收等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进行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2.早期治疗:
洁治术:通过洗牙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对于早期牙周病患者,洗牙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成年人洗牙一般每年1-2次,儿童在牙齿清洁过程中也可能需要适当洗牙,但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洗牙设备和合适的操作方式。
局部药物治疗:在洁治术后,可根据情况局部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如局部涂布碘甘油等药物,以消炎、抑菌。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药物使用要考虑其安全性,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或对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总之,牙周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治需要从口腔清洁、饮食控制、定期检查等多方面入手,根据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