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手术需根据良恶性选择不同术式,良性肿瘤年轻单侧患者多择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年轻双侧或无生育需求患者可选相应术式;恶性肿瘤早期选全面分期手术,晚期选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前要完善检查、纠正一般状况,术后良性要关注恢复与卵巢功能,恶性要监测病情并配合后续治疗,妊娠期和老年患者手术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手术方式的选择
(一)良性卵巢肿瘤手术
1.年轻且单侧肿瘤患者
多采取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保留正常卵巢组织。这种手术方式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尤为重要。例如,研究表明,单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后,患者术后月经周期及激素水平多可恢复正常,且有一定的受孕概率,其受孕率与正常未患病女性相比虽略有差异,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2.年轻且双侧肿瘤患者
若双侧肿瘤较小,可行双侧卵巢肿瘤剥除术;若肿瘤较大或双侧情况较复杂,在保留患者部分卵巢组织的前提下进行手术,尽量维持卵巢功能。对于年龄稍大但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也可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合适的剥除或部分切除方式。
3.年龄较大或无生育需求患者
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包括患侧卵巢、输卵管及部分阔韧带)。此类患者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切除患侧附件对整体内分泌及生育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评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如术后可能出现的更年期相关症状等,需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二)恶性卵巢肿瘤手术
1.全面分期手术
适用于早期恶性卵巢肿瘤(Ⅰ-Ⅱ期)患者。手术范围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等。全面分期手术的目的是准确判断肿瘤分期,为后续辅助治疗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准确的淋巴结清扫可以明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从而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研究显示,经过全面分期手术的早期恶性卵巢肿瘤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进行全面分期手术的患者。
2.肿瘤细胞减灭术
适用于晚期恶性卵巢肿瘤(Ⅲ-Ⅳ期)患者。手术要尽量切除所有原发灶及转移灶,使残余肿瘤病灶直径小于1cm。对于一些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部分肠管等。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残余肿瘤病灶越小,患者接受后续化疗等治疗的效果越好,生存时间可能越长。例如,残余肿瘤直径小于1cm的患者与残余肿瘤直径大于1cm的患者相比,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二、手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等)、影像学检查(如盆腔超声、CT或MRI等)。血常规可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情况,评估是否存在贫血等;肝肾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肝肾功能能否耐受手术及后续治疗;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有助于辅助诊断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及监测病情变化;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纠正患者一般状况
对于存在贫血的患者,需根据贫血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补充铁剂、输血等;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例如,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等营养物质,使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达到合适的手术水平。
三、手术后注意事项
(一)良性卵巢肿瘤术后
1.一般恢复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一般术后6-24小时即可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术后1-2天可在床边适当活动。同时,要注意切口的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
2.卵巢功能维护
对于年轻患者,术后要关注卵巢功能的恢复情况,定期监测性激素水平。如果患者有生育计划,术后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备孕相关的监测和指导。例如,监测排卵情况等,以提高受孕机会。
(二)恶性卵巢肿瘤术后
1.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阴道出血等情况,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因为恶性卵巢肿瘤复发风险较高,通过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等可以早期发现复发迹象。例如,CA125等肿瘤标志物在复发时往往会升高,及时发现有助于早期干预。
2.后续治疗配合
术后根据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效果等制定后续的化疗等治疗方案。患者要积极配合后续治疗,化疗期间要注意观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更好地耐受后续治疗。
四、特殊人群手术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卵巢肿瘤手术
1.孕早期
若发现卵巢肿瘤,需综合评估肿瘤性质。如果是良性肿瘤,且肿瘤较小,无明显症状,可密切观察至孕中期再考虑手术;如果肿瘤较大或怀疑恶性,需尽早手术。手术时要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避免引起流产等并发症。例如,手术操作要轻柔,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等。
2.孕中晚期
此时胎儿已较稳定,手术相对安全些,但仍要考虑手术对胎儿的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要兼顾肿瘤治疗和胎儿安全。术后要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测,如监测胎心、胎动等,确保胎儿的健康。
(二)老年患者卵巢肿瘤手术
1.术前评估
要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老年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需将这些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后再考虑手术。例如,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血糖10mmol/L左右等相对合适的水平才能耐受手术。
2.术后护理
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术后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进行下肢按摩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尽快适应术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