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动脉阻塞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动脉阻塞分为中央和分支动脉阻塞,病因涉及血管壁、血液成分及痉挛,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等,通过眼底等检查诊断,治疗分紧急处理等,预后不同,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等预防。

一、定义与分类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视网膜中央动脉或其分支阻塞引起的视网膜急性缺血性病变,可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相对预后稍好,但也可能影响相应区域的视网膜功能。

二、病因

1.血管壁改变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易发生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进而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生风险。

性别差异:男性患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2.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黏稠度增加:例如,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血液中脂质等成分增多,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视网膜动脉。长期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其血液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病几率。

血液有形成分异常:如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血液黏稠度显著升高,易引发视网膜动脉阻塞。

3.血管痉挛

生活方式因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引起血管痉挛。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发生血管痉挛的几率相对较高,从而可能诱发视网膜动脉阻塞。另外,寒冷刺激也可能导致视网膜动脉痉挛,如在寒冷季节,一些对寒冷敏感的人更易出现视网膜动脉阻塞。

三、临床表现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力急剧下降:多数患者发病后视力在数分钟内急剧下降,可降至光感甚至无光感。例如,一位50岁长期吸烟且患有高血压的男性患者,突然出现视力骤降,经检查考虑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眼底表现: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弥漫性苍白水肿,黄斑区呈樱桃红色,这是由于黄斑区视网膜外层的脉络膜血管透过菲薄的视网膜可见,而周围视网膜因缺血水肿呈灰白色,形成鲜明对比。

2.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视力轻度下降或无明显症状:根据阻塞分支动脉的大小和阻塞程度,患者视力下降程度不一。一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视野某一区域缺损,而视力下降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比如,一位45岁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者,偶然发现视野有部分缺失,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眼底表现:眼底可见相应分支动脉供应区域的视网膜灰白色水肿,该区域的视网膜血管变细,相应区域的视网膜呈灰白色,与正常视网膜形成界限。

四、诊断方法

1.眼底检查

直接眼底镜检查:对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直接观察到视网膜弥漫性苍白水肿、黄斑樱桃红征;对于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能看到相应分支动脉供应区域的视网膜改变。例如,通过直接眼底镜可清晰发现黄斑区的樱桃红色改变,辅助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表现为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延迟,动脉和静脉血管荧光素灌注明显迟缓,甚至动脉无荧光灌注。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可见阻塞分支动脉及其供应区域的视网膜荧光素灌注缺损,动脉充盈时间延长。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视网膜动脉阻塞的范围和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紧急处理: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眼压,可通过按摩眼球、前房穿刺、静脉滴注甘露醇等方法,降低眼压以增加视网膜的血供。同时,可给予吸氧治疗,增加视网膜的氧供。例如,在发病初期,迅速为患者进行前房穿刺,降低眼压,改善视网膜的血液循环。

扩张血管: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球后注射妥拉唑林等,扩张视网膜血管,促进血液供应。

2.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寻找并处理病因:积极寻找导致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病因,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改善微循环:可使用一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口服胰激肽原酶等,促进视网膜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受损视网膜功能的恢复。

六、预后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预后通常较差,若就诊不及时,多数患者视力恢复不理想,可能遗留严重视力障碍。但如果能在发病后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视力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例如,一些在发病1小时内得到积极救治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相对较好。

2.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预后相对较好,若能及时去除病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相应区域的视网膜功能有可能得到部分恢复,视力下降情况也可能得到改善。但如果病因持续存在,如糖尿病未得到良好控制,病情可能会进展,影响更多的视网膜区域。

七、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中老年人应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摄入。例如,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等,其中富含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

运动方面: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血脂等,从而减少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生风险。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同时,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例如,一位60岁的高血压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定期测量血压,使血压长期稳定,有效降低了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生几率。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使血糖保持在接近正常的水平。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及时治疗。

高血脂患者: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调节血脂,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使血脂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

3.避免不良刺激:尽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减少血管痉挛的发生几率。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终末动脉,它的阻塞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是导致盲目的急症之一。睫状血管系统彼此有交通,故阻塞性疾患不多见。如果眼动脉发生阻塞,则其分支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缺血,使视网膜内层和外层营养全部断绝,其致盲率更高,后果更严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急救措施?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急救措施有降低眼压、吸氧、扩张血管、抗凝以及手术治疗等。 1、降低眼压 发病后要立即按摩患者的眼球降低咽炎,也可以直接去急诊行前房穿刺术或者静脉滴注乙酰唑胺注射液。 2、吸氧 吸氧可以缓解视网膜缺氧的症状,常用95%氧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3、扩张血管 急诊可以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世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最主要原因是在血管当中栓子形成,栓子形成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中脱离形成栓子。还有一个病因就是心脏性疾病,在心脏瓣膜上有赘生物,也会随着血流脱落进入到血液循环当中。这些形成栓子通过血液循环可以到达视网膜动脉,眼球本身就很小,所以视网膜的动脉管径相对比较小,一旦这些栓子到达视网膜动脉,如果不能通过这个视网膜
视网膜动脉阻塞能治愈吗
张世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很难治愈,因为视网膜血管都是单一血管,一旦视网膜动脉阻塞以后,这个视网膜本身就丧失血管供应,在6个小时左右就会形成一个不可逆病变,而且视网膜动脉是非常小血管,大家知道心脏病可以做支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实现,因为管径太小,支架肯定放不进去,只有通过扩张血管、溶栓这些治疗方案,但是这些药物到达视网膜动脉量都很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哪些人容易发生视网膜动脉阻塞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对视网膜动脉阻塞,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呢?视网膜动脉阻塞它好发于一些中老年人,特别是一些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等这些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群体。还有一些就是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等等的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造成了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的一些栓塞。还有一些就是心源性的栓塞,还有一些就是一些医源
视网膜动脉阻塞什么时间治疗最好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越早越好,争分夺秒,动物实验表明对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猕猴,制作动物模型视网膜动脉阻塞,结果显示超过了240分钟之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造成了不可逆损害,治疗效果就比较差。临床跟动物实验还是有非常大区别,在临床上碰到视网膜动脉阻塞,大部分是不全阻塞,这个比例可以占到85%,不是血流完全中断,而且视网膜动脉有丰富侧支循环,
视网膜动脉阻塞怎么预防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预防首先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健康人群定期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变化的指标,进行早期干预,采取有效措施。还要建议在晨练时不要出门太早,因为天气比较冷,温度还没有回升,室内室外的温差较大,会出现血管的收缩舒张,如果不能对应节奏,可能会导致血管阻塞,引起视网膜动脉阻塞和其他血管性疾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哪些常见表现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俗称眼卒中,主要表现是突发的无痛性视力下降,多在早晨发现。因为很多患者都是在早晨发现单侧眼失明或者单侧眼视力明显下降,偶尔有双眼发病的情况发生。有部分患者会在发病前出现阵发性的眼前发黑症状,可能会持续十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这种情况可以称为视网膜的短暂性缺血发作。大约有90%的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视力水平都比较差,可能仅有光
视网膜动脉阻塞需要做哪些检查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最主要的检查是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阻塞眼底表现为眼底出现灰白色水肿,主要表现在后极部,即黄斑部位,黄斑中心会出现非常典型的樱桃红。视网膜动脉阻塞后,血流量下降,出现视网膜水肿,还有部分是动脉血管变细、变窄,容易出现阶段性血柱。其次眼底造影检查,是确诊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金标准。眼底造影表现为视网膜循环时间延迟,客观指标是臂视网膜
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哪些表现形式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症状表现有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仅见手动或者是光感,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视力又会恢复正常,但是可能会反复多次发作。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眼底视网膜水肿、黄斑区出现樱桃红改变等。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视网膜动脉阻塞怎么治疗
雷涛 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三甲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尽早、尽快给予治疗,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降低眼压、眼球按摩,还有前房穿刺、吸氧、眼球后注射扩血管药物,如血管扩张剂,但是临床上效果甚微。目前有效的方法还是溶栓治疗,不管是常用的静脉溶栓、动脉溶栓都有效果,而动脉溶栓效果更明显。常用的溶栓药物都是尿激酶,价格低廉、效果比较明显,还有阿替普酶,效果非常好,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动脉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