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散光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症状有视力下降、视觉疲劳、眯眼视物等,可通过视力、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诊断,矫正可戴框架或角膜接触镜,日常生活要培养用眼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定期眼部检查来保护眼睛健康。
一、散光的定义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是指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不清晰的图像。
二、小孩子散光的常见原因
1.先天性因素
角膜形态异常:角膜是眼球前端的一层透明组织,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近似球形的。如果小孩子出生时角膜形态发育不规则,比如呈椭圆形等,就容易导致散光。这是由于遗传等因素影响了角膜的胚胎发育,使得角膜各子午线的曲率不一致,从而引起散光。一般来说,这种先天性的角膜散光可能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而且可能会伴随孩子的成长而有一定的变化,但相对比较稳定。
晶状体异常: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异常也可能导致散光。如果小孩子晶状体的屈光力在不同方向上存在差异,也会使平行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位置。不过,先天性晶状体异常导致散光的情况相对角膜异常来说较为少见。
2.后天性因素
不良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小孩子如果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者看书姿势不正确等,会使眼睛的调节肌肉紧张,长期下来可能影响眼球的发育,导致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状态发生改变,引发散光。例如,有些孩子每天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睛处于过度调节和集合状态,容易造成眼球形态的变化,进而出现散光。
揉眼等不当行为:经常用力揉眼睛可能会对眼球的形态产生影响,尤其是频繁、用力地揉眼,可能会导致角膜受到外力挤压而变形,从而引起散光。
眼部疾病:一些眼部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孩子散光,比如圆锥角膜。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导致角膜中央变薄并向前呈锥形突出的眼部疾病,会明显引起散光,而且随着病情进展,散光度数可能会逐渐增加。另外,眼部的一些炎症性疾病在恢复过程中,如果影响到角膜的正常结构,也可能导致散光的出现。
三、小孩子散光的症状表现
1.视力下降:由于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小孩子会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轻度散光可能对远视力影响不大,但中高度散光会明显影响远视力和近视力。例如,患有散光的孩子可能在看远处的物体时感觉模糊不清,看黑板上的字也可能比较吃力;在阅读时,可能会出现串行、重影等情况,影响阅读效率和质量。
2.视觉疲劳:因为眼睛需要不断地调节来试图让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所以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小孩子可能会出现眼睛酸胀、疼痛、干涩,还可能伴有头痛等症状。比如,长时间看书或写作业后,孩子会说眼睛累,不愿意继续进行用眼活动。
3.眯眼视物:为了试图让光线更好地聚焦,小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通过眯眼可以减少散光带来的影响,使光线能够相对更集中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暂时提高视力。但长期眯眼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眼球的发育,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眯眼视物的情况,要引起重视。
四、散光的检查与诊断
1.视力检查:首先会进行视力测试,通过视力表检查孩子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如果发现孩子的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2.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对于能够配合的孩子,可以进行主观验光,比如综合验光仪验光。医生会通过让孩子观察不同度数的镜片,来判断孩子能看到最清晰视力的镜片度数,从而确定散光的度数和轴位等情况。
客观验光:对于年龄较小、不能很好配合主观验光的孩子,会采用客观验光的方法,如电脑验光。电脑验光可以快速获取孩子眼睛的屈光度数等初步信息,但电脑验光的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因为孩子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电脑验光可能会受到调节因素的影响。
3.角膜地形图检查:这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检查方法,可以详细了解角膜的形态,对于诊断圆锥角膜等疾病引起的散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看到角膜各点的曲率情况,从而准确判断散光的类型和程度等。
五、散光的矫正与干预
1.佩戴眼镜
框架眼镜:这是矫正散光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根据孩子的散光度数、轴位以及视力情况等,定制合适的框架眼镜。框架眼镜可以有效地矫正散光,使光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提高视力,缓解视觉疲劳等症状。对于小孩子来说,需要定期进行验光,根据眼睛的发育情况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等。RGP对于一些不规则散光或者度数较高的散光矫正效果较好。不过,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卫生和正确的佩戴方法,而且孩子在佩戴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眼睛的健康。对于小孩子来说,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家长的严格监督和孩子的良好配合。
2.手术矫正(一般适用于成人,小孩子不建议):由于小孩子的眼球还在发育过程中,眼球的形态等还会不断变化,所以一般不建议对小孩子采用手术的方法来矫正散光。手术矫正散光通常是在成年后,眼球发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
六、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用眼习惯培养
控制用眼时间:家长要帮助孩子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建议孩子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可以让孩子看看远处、做眼保健操等。例如,制定合理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安排,每次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然后让眼睛休息一下。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教导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身体坐正,背部挺直。同时,要保证室内有充足且均匀的照明,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
2.饮食与营养:保证孩子饮食的均衡和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A、C、E以及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的健康有益,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视力和眼部功能。例如,每天让孩子吃一定量的胡萝卜或者喝一杯蓝莓汁等。
3.定期眼部检查:定期带孩子进行眼部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视力和眼部屈光状态的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眼睛的变化情况,如散光度数是否有增加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矫正和干预措施。如果孩子在学校体检中发现视力异常,更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检查。
总之,小孩子散光的发生有多种原因,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和用眼表现,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带孩子进行检查和矫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护孩子的眼睛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