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压高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表现有眼部症状和体征,危害包括影响视力和眼部结构,通过眼压测量、眼部和全身检查诊断,处理需针对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要定期眼部检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防治全身疾病。
一、儿童眼压高的常见原因
(一)先天性因素
1.先天性青光眼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是常见原因。正常情况下,前房角的小梁网等结构能保证房水正常的流出循环。但先天性前房角结构异常会导致房水排出受阻。例如,胚胎期前房角组织发育停滞,使得房水排出通道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眼压升高。这种情况在新生儿或婴幼儿中可能被发现,患儿可能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因为眼压高会刺激眼部神经,导致不适反应。
2.遗传性因素
某些遗传性的眼部发育异常相关基因缺陷可能导致儿童眼压高。如果家族中有青光眼等与眼压异常相关的遗传病史,儿童患眼压高相关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比如一些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的眼部发育疾病,会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进而导致眼压升高。
(二)后天性因素
1.眼部疾病
葡萄膜炎:当儿童发生葡萄膜炎时,炎症会引起房水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等改变,影响房水的正常流出。炎症细胞、渗出物等可能阻塞房角,导致房水排出受阻,进而使眼压升高。例如,感染性葡萄膜炎(如细菌、病毒感染引起)或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如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都可能伴随眼压升高的情况。
眼内肿瘤:眼内的一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会占据眼内空间,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路径。肿瘤的生长可能压迫房角结构,导致房水排出不畅,从而引起眼压升高。患儿可能出现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等伴随症状。
2.全身疾病影响
心血管疾病:某些心血管疾病可能间接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眼压。例如,高血压患儿,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眼部血管的压力变化,影响房水的生成和排出平衡。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直接导致儿童眼压高,但也是需要考虑的全身因素之一。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可能会引起眼部的代谢紊乱。高血糖状态下,眼内的渗透压改变,可能影响房水的生成和排出。长期高血糖还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也可能伴随眼压的变化。
二、儿童眼压高的表现及危害
(一)表现
1.眼部症状
婴幼儿可能表现为不愿睁眼、揉眼频繁,因为眼压高会使眼部不适。较大儿童可能主诉眼睛胀痛、视物模糊等。如果眼压急剧升高,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刺激了眼部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
2.眼部体征
检查时可发现眼压测量值高于正常范围。眼部外观可能有一些变化,如婴幼儿可能出现眼球增大(牛眼征),这是因为婴幼儿眼球壁较软,长期眼压高会导致眼球扩张。
(二)危害
1.对视力的影响
长期眼压高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萎缩,进而影响视力。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视力受损会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学习、生活等。例如,视神经萎缩会使视神经传导视觉信号的功能下降,导致患儿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
2.对眼部结构的损害
眼压高会破坏眼内的正常结构,除了对视神经的压迫外,还可能影响眼球的其他组织,如视网膜等。长期眼压高可能导致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视网膜病变等,进一步加重眼部的损伤。
三、儿童眼压高的检查与诊断
(一)检查方法
1.眼压测量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儿童眼压测量方法,相对无创。通过仪器发射的气流来测量眼压,适用于大部分儿童,尤其是配合度较好的较大儿童。
压平式眼压计测量:对于配合度较差的儿童可能不太适用,但在一些情况下也会使用,能较为准确地测量眼压值。
2.眼部检查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观察视神经的形态,如视神经乳头是否有凹陷扩大等情况,这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视神经损害以及眼压高对视神经的影响程度非常重要。
前房角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前房角的结构,判断前房角是否存在狭窄、阻塞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眼压高是由于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的,对于先天性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全身检查
如果怀疑全身疾病导致眼压高,可能需要进行相关全身检查,如血糖检查、血压检查等。例如,对于糖尿病患儿,需要检测血糖水平来明确是否存在代谢因素影响眼压。
(二)诊断
医生会综合儿童的症状、眼部检查结果以及全身检查情况进行诊断。首先根据患儿的眼部不适症状和眼压测量结果初步怀疑眼压高,然后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明确眼部是否存在局部病变导致眼压高,再通过全身检查排除全身疾病引起眼压高的可能。例如,如果患儿有畏光、流泪等症状,眼压测量升高,前房角镜检查发现前房角结构异常,同时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可能诊断为先天性青光眼等疾病。
四、儿童眼压高的处理与预防
(一)处理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先天性青光眼等先天性因素导致的眼压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改善房水的排出通道,降低眼压。例如,房角切开术等手术方式,适用于先天性青光眼患儿,通过手术矫正前房角的异常结构,恢复房水正常排出。
如果是眼部肿瘤等后天性眼部疾病导致的眼压高,需要针对肿瘤进行相应治疗,如肿瘤切除等。但肿瘤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制定方案。对于全身疾病导致的眼压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全身疾病,如控制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水平等,从而间接控制眼压。
2.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眼压轻度升高或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等情况,可能会使用降眼压药物。但儿童使用降眼压药物需要非常谨慎,因为儿童的眼部发育尚未成熟,药物可能对眼部产生一些潜在影响。例如,一些碳酸酐酶抑制剂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的代谢等,但在必要时,医生会权衡利弊后使用。
(二)预防
1.定期眼部检查
对于有家族青光眼病史等高危因素的儿童,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建议从婴幼儿期开始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压异常等问题。例如,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尤其是有遗传家族史的儿童,早期发现可以早期干预,避免眼压高对视力等造成严重损害。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儿童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用眼行为。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左右应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方等。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眼部的正常发育。避免儿童接触可能影响眼部健康的有害物质,如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等。
3.积极防治全身疾病
对于儿童的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要积极进行防治,控制病情发展。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帮助儿童规范治疗全身疾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降低全身疾病对眼部健康的影响风险,从而间接预防眼压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