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过敏疼痛是牙齿受外界刺激出现酸痛症状,病因有牙釉质磨损、牙龈退缩、龋齿、牙本质暴露等,临床表现为疼痛尖锐短暂等,诊断通过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预防可从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定期检查入手,缓解可使用脱敏牙膏、避免刺激、专业脱敏治疗。
一、牙齿过敏疼痛的定义
牙齿过敏疼痛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是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
二、常见病因
1.牙釉质磨损
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齿的牙釉质会自然磨损,这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此外,长期食用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硬饼干等,或者有偏侧咀嚼习惯的人,也会加速牙釉质的磨损。例如,长期嚼槟榔的人群,牙釉质磨损情况往往较为严重,容易出现牙齿过敏疼痛。
职业因素:一些特殊职业,如矿工、运动员等,由于工作中可能频繁受到机械摩擦等刺激,牙釉质磨损的概率增加,进而引发牙齿过敏疼痛。
2.牙龈退缩
牙周疾病:患有牙周炎等牙周疾病的患者,牙周组织会遭到破坏,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年轻人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牙龈炎且未及时治疗,病情发展可能导致牙龈退缩。牙根表面没有牙釉质覆盖,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出现过敏疼痛。
刷牙方法不当: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如用力横刷牙齿,会使牙龈边缘受到机械性损伤,长期下来导致牙龈退缩。青少年如果刷牙时用力过猛,也可能引发牙龈退缩,进而出现牙齿过敏疼痛。
3.龋齿(蛀牙)
饮食与口腔卫生因素:经常摄入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且口腔卫生不佳的人群,容易发生龋齿。儿童如果喜欢吃甜食又不注意刷牙,患龋齿的几率较高。龋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细菌感染侵犯到牙本质,牙本质小管暴露,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引起牙齿过敏疼痛。
牙齿排列不齐: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口腔清洁难度增加,食物残渣容易残留,更容易发生龋齿。例如,存在牙列拥挤情况的青少年,牙齿之间不易清洁,龋齿发生率高,进而可能出现牙齿过敏疼痛。
4.牙本质暴露
医源性因素:在一些牙科治疗过程中,如过度磨除牙体组织进行牙体预备等,可能导致牙本质暴露。比如,在进行烤瓷牙修复时,如果牙体预备量过大,就容易使牙本质暴露,从而引发牙齿过敏疼痛。
三、临床表现
1.疼痛特点
尖锐短暂:当受到刺激时,疼痛迅速出现,呈尖锐的刺痛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几秒钟即可缓解,但再次受到刺激时又会复发。例如,喝冷水时,牙齿会立刻出现尖锐的疼痛,然后很快消失,但再次喝冷水还会疼痛。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患者可能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有的则对酸甜食物更为敏感。老年人由于牙釉质磨损等情况相对普遍,牙齿过敏疼痛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且疼痛可能更为明显。儿童如果发生牙齿过敏疼痛,可能会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而表现出哭闹、拒食等行为。
2.检查表现
探针检查:用探针探查到牙本质暴露的部位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酸痛反应。医生可以通过探针的探查来确定过敏的具体位置。例如,在牙齿的颈部等牙本质暴露常见部位,用探针轻触就能引发患者的疼痛反应。
温度测试:用冷刺激或热刺激接触牙齿时,也会引起过敏疼痛。可以使用冷水喷雾或者冷热测试器来进行温度测试,判断牙齿是否存在过敏情况以及过敏的程度。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询问口腔习惯:详细询问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频率、刷牙方法等;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是否经常食用酸甜食物、过硬食物等;询问患者是否有特殊的职业或生活习惯,如是否嚼槟榔等。对于儿童,要询问家长孩子的饮食习惯、口腔清洁情况等。
既往口腔治疗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牙科治疗史,如是否做过补牙、拔牙等治疗,以及治疗后牙齿的恢复情况。例如,患者之前做过牙体预备的治疗,就要考虑是否与当前的牙齿过敏疼痛有关。
2.临床检查
视诊:观察牙齿的外观,包括牙齿的颜色、形态,是否有磨损、龋齿、牙龈退缩等情况。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牙齿表面的磨损程度、牙龈的状态等。比如,观察到牙齿颈部有明显的楔状缺损,这可能就是导致牙齿过敏疼痛的原因之一。
探诊:用牙周探针等工具探查牙齿的敏感部位,确定牙本质暴露的位置和范围。通过探诊可以准确找到引发疼痛的具体区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例如,探诊发现牙齿颈部的牙本质暴露区有明显的过敏反应。
温度测试:如前所述,通过冷、热刺激来测试牙齿的敏感程度,判断是否存在牙齿过敏以及过敏的严重程度。不同的温度刺激可以帮助医生区分是单纯的牙齿过敏还是合并有其他牙髓病变等情况。
五、预防与缓解措施
1.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正确刷牙的习惯,一般建议3岁左右开始培养刷牙习惯,使用儿童专用的含氟牙膏。
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使用含氟漱口水可以帮助抑制细菌生长,增强牙齿抗龋能力。青少年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儿童则需要家长辅助使用合适的漱口水(一般建议6岁以上儿童可使用低浓度含氟漱口水)。
调整饮食
减少酸甜食物摄入:控制糖果、甜饮料等酸甜食物的食用量,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要避免频繁食用。可以用水果等健康零食替代部分高糖零食。
避免过硬食物:减少食用过硬食物,如坚果、硬饼干等,降低牙齿磨损的风险。老年人可以将坚果等食物加工成糊状食用,儿童则要避免啃咬过硬的物品。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牙科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一次。成年人和儿童都应如此,通过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牙齿存在的问题,如早期龋齿、牙龈退缩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牙齿过敏疼痛的发生。青少年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隐患。
2.缓解措施
使用脱敏牙膏:选择含有硝酸钾或氟化锶等成分的脱敏牙膏,每天坚持使用。脱敏牙膏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阻塞小管,从而减轻牙齿过敏疼痛。儿童在使用脱敏牙膏时,要注意牙膏的用量,一般3-6岁儿童使用米粒大小的牙膏,6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豌豆大小的牙膏。
避免刺激:在牙齿过敏疼痛期间,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减少对牙齿的刺激。例如,冬季避免直接食用冰冷的食物,夏季饮用冷饮时可以先让其温度升高一些再饮用。
专业脱敏治疗:如果牙齿过敏疼痛较为严重,可到牙科进行专业的脱敏治疗。例如,医生可能会采用激光脱敏的方法,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牙本质小管封闭;或者使用药物脱敏剂进行局部涂抹等治疗,缓解牙齿过敏疼痛症状。对于儿童,专业脱敏治疗需要在家长陪同下,由专业牙科医生操作,确保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