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臭是口臭的一种,由牙齿局部问题致口腔异味,如龋齿、牙结石;口臭更宽泛,可由口腔局部(牙龈、舌背等)、呼吸道(鼻窦炎、咽喉炎等)、消化(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代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等多因素致。牙齿臭可通过检查牙齿病变发现异味集中牙齿周围,口臭范围广需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应对时牙齿臭针对龋齿、牙结石等局部治疗,口臭则针对相应局部、呼吸道、消化、代谢等疾病采取对应措施。
一、定义方面
牙齿臭:主要是指因牙齿相关问题导致的口腔异味。例如龋齿(蛀牙),龋洞内食物残渣长时间存留,经细菌发酵分解,产生难闻气味;又如牙结石,牙结石上附着大量细菌,细菌代谢产物会引发异味,这种异味往往与牙齿局部状况紧密相关,局限于牙齿周围区域相关部位散发异味。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等所散发出的臭气,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其产生原因不仅仅局限于牙齿问题,还可能涉及口腔其他部位(如牙龈、舌背等)、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咽喉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等多种因素。
二、产生原因方面
(一)牙齿臭常见原因
1.龋齿
儿童若口腔卫生不佳,喜欢吃甜食,牙齿容易发生龋齿。龋坏的牙齿组织内部有很多细菌和食物残渣残留,细菌分解这些物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等有臭味的物质,导致牙齿臭。比如学龄前儿童,长期食用糖果等甜食,没有良好的刷牙习惯,就容易出现龋齿引发牙齿臭。
成年人由于刷牙不彻底等原因,也会导致龋齿发生,进而出现牙齿臭的情况。
2.牙结石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长期不清洁牙齿,唾液中的矿物质会沉积在牙齿表面形成牙结石。牙结石上附着大量细菌,细菌代谢产生异味物质,从而造成牙齿臭。儿童如果在换牙期后口腔清洁不到位,也可能逐渐形成牙结石;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自洁能力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形成牙结石。
(二)口臭常见原因
1.口腔局部因素
牙龈问题:牙龈炎患者牙龈组织发炎,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炎症部位细菌滋生,产生异味。青少年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更容易患牙龈炎,从而引发口臭;成年人如果患有慢性牙龈炎且未得到有效治疗,也会出现口臭情况。
舌背因素:舌背上有很多乳头,容易残留食物残渣和细菌,尤其是一些舌背比较肥厚、乳头粗大的人群,更容易积聚细菌,细菌分解产生异味导致口臭。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存在舌背细菌残留问题,儿童如果舌苔过厚且不注意清洁也会导致口臭。
2.呼吸道疾病
鼻窦炎:鼻窦内炎症会产生脓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会散发臭味,并且可以从后鼻孔流到咽部,从而引起口臭。儿童如果患有鼻窦炎,可能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未及时治愈等原因引起,会出现鼻塞、流涕伴有口臭的情况;成年人鼻窦炎也较为常见,同样会导致口臭问题。
咽喉炎:咽喉部炎症时,局部黏膜充血、水肿,有炎性渗出物,细菌滋生,产生异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感冒、过度用嗓等都可能引发咽喉炎,进而出现口臭。
3.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胃部疾病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异味,通过食管反流至口腔引起口臭。成年人中患有胃炎、胃溃疡的人群较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长期饮酒等是常见诱因;儿童如果饮食不规律等也可能引发胃部不适,但相对成年人发病率较低。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定植,可产生尿素酶等物质,分解尿素产生氨气等有臭味的物质,导致口臭。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儿童如果家庭中有感染源且口腔卫生不良等也可能被感染,进而出现口臭。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酮体,其中丙酮等酮体可通过呼吸排出,导致口腔出现烂苹果味的口臭。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若病情控制不稳定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糖尿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也需关注是否有口臭等酮症酸中毒相关表现。
三、表现特点方面
(一)牙齿臭表现特点
牙齿臭往往可以通过检查牙齿发现明显的病变,如龋齿有龋洞,牙结石可以看到牙齿表面有黄色、褐色的坚硬沉积物。异味主要集中在牙齿周围区域,用探针等检查工具接触牙齿病变部位时,能更明显闻到臭味。
(二)口臭表现特点
口臭的范围更广泛,可能整个口腔都有异味,或者从鼻腔等其他空腔散发异味。通过全面检查口腔以及相关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才能明确病因。例如,鼻窦炎引起的口臭,可能同时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口臭,可能伴有腹痛、腹胀、反酸等相关消化系统症状。
四、应对措施方面
(一)牙齿臭应对措施
1.龋齿
儿童发现龋齿需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进行填充治疗等。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少吃甜食。比如每天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成年人龋齿也需要及时治疗,充填龋洞,并且要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2.牙结石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要进行洗牙治疗来清除牙结石。洗牙可以有效去除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的牙结石,减少细菌滋生。儿童洗牙需要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选择合适的洗牙设备和方式;成年人洗牙相对较为常规,但也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同时,要督促儿童和成年人养成饭后漱口、定期洗牙的习惯,保持口腔清洁。
(二)口臭应对措施
1.口腔局部因素
牙龈问题:牙龈炎患者需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洗牙、龈下刮治等,同时要指导患者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工具。儿童牙龈炎要注意在家长帮助下做好口腔清洁,成年人则要坚持长期的口腔保健。
舌背因素:可以使用舌刷等工具清洁舌背,保持舌背清洁。儿童可以在家长帮助下用柔软的纱布清洁舌背;成年人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舌刷进行清洁。
2.呼吸道疾病
鼻窦炎:儿童鼻窦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等,同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和口臭症状;成年人鼻窦炎根据病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并且注意保持鼻腔通畅,减少分泌物滞留。
咽喉炎:儿童咽喉炎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多喝水、休息等;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同时要避免儿童过度用嗓。成年人咽喉炎可以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处理,并且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3.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成年人胃炎、胃溃疡需要根据病情采取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措施,同时要调整饮食习惯,规律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儿童胃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饮食不规律等有关,需要调整儿童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成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一般采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谨慎对待,一般首先评估是否需要治疗,因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有其特殊性,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及合适的治疗方案。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臭等酮症酸中毒表现时,需要立即就医,进行补液、胰岛素治疗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密切监测血糖,严格按照糖尿病治疗方案控制血糖,预防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牙齿臭是口臭的一个重要子集,牙齿臭主要由牙齿局部问题引起,而口臭有更广泛的病因范畴,在应对时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