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指眼球不同子午线屈光力不同致平行光线不能形成焦点,成因有先天(角膜、晶状体异常)和后天(眼部疾病、不良用眼习惯、眼部手术),分规则与不规则散光及角膜、晶状体散光,症状有视力模糊、视疲劳、视物变形,可通过视力、验光、角膜曲率检查诊断,矫正方法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不同人群(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散光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散光的定义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是指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眼折射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
二、散光的成因
(一)先天性因素
1.角膜形态异常:角膜先天性发育不规则是导致散光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角膜应该是接近球形的,若角膜在不同方向的弯曲度不一致,就会引起散光。例如,有些婴儿出生时角膜呈现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使得光线不能均匀聚焦在视网膜上。
2.晶状体因素:先天性晶状体的异常也可能引发散光。如果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会影响光线的折射,进而导致散光的产生。
(二)后天性因素
1.眼部疾病:某些眼部疾病会改变眼球的屈光状态从而引起散光。例如,圆锥角膜患者,其角膜会逐渐变薄并向前突出呈锥形,导致角膜的屈光力显著改变,出现不规则散光。另外,翼状胬肉等病变如果影响到角膜的正常形态,也可能引起散光。
2.不良用眼习惯:长期不正确的用眼姿势,如躺着看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可能会对眼球的发育和屈光状态产生影响。比如,儿童如果经常近距离过度用眼,可能会导致眼球的屈光系统发生变化,增加散光的发生风险。成年人长期不合理用眼,也可能使原本没有散光的人逐渐出现散光或者使散光度数进一步增加。
3.眼部手术:一些眼部手术,如角膜屈光手术等,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或者术后恢复不佳,可能会引起散光。例如,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中,如果切削的角膜厚度不均匀或者切削的曲率不符合预期,就可能导致术后散光的出现。
三、散光的分类
(一)按散光性质分类
1.规则散光:规则散光是指两条主经线的屈光力互成直角,可用柱镜矫正的散光。它又可分为单纯近视散光(一条主要子午线的屈光力正常,另一条主要子午线的屈光力异常,且为近视性)、单纯远视散光(一条主要子午线的屈光力正常,另一条主要子午线的屈光力异常,且为远视性)、复性近视散光(两条主要子午线的屈光力均异常,且均为近视性)、复性远视散光(两条主要子午线的屈光力均异常,且均为远视性)和混合散光(两条主要子午线的屈光力异常,一条为近视性,另一条为远视性)。
2.不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是指两条主经线的屈光力不互成直角,不能用柱镜准确矫正的散光。通常是由于角膜病变等原因导致角膜表面不平整引起的,例如角膜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使得角膜表面凹凸不平,光线折射异常。
(二)按散光成因分类
1.角膜散光:由角膜形态异常引起的散光,是最常见的散光类型。前面提到的先天性角膜形态不规则、后天角膜病变等都属于角膜散光的范畴。
2.晶状体散光:由晶状体因素导致的散光,相对较为少见。如先天性晶状体屈光指数不均匀或者后天晶状体脱位等情况可能引起晶状体散光。
四、散光的症状表现
(一)视力模糊
无论是规则散光还是不规则散光,都会导致视力不同程度地下降。规则散光患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通过矫正部分改善视力,而不规则散光患者视力模糊的情况往往更为明显且矫正效果不佳。例如,儿童如果有散光,可能会出现看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不清楚的情况,在学校可能会影响学习,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等。成年人如果散光度数较高且未矫正,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开车时看不清道路标志等。
(二)视疲劳
散光患者为了看清物体,往往需要不断调整眼睛的调节功能,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表现为眼睛酸胀、疼痛、干涩,还可能伴有头痛等。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症状会更加明显。比如,长时间看书、使用电子设备后,散光患者会更快出现眼睛不适的感觉。
(三)视物变形
不规则散光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物变形的情况,例如看直线的物体感觉变成弯曲的等。这是因为光线不能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成像出现扭曲。
五、散光的检查与诊断
(一)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力异常以及视力下降的程度,有助于发现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例如,使用标准视力表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患者的视力低于正常范围,需要进一步进行散光相关检查。
(二)验光检查
1.主观验光:让患者通过主观感受来判断镜片的矫正效果,常用的有插片验光等方法。验光师会给患者佩戴不同度数的镜片,让患者感受视力的变化,从而确定合适的矫正度数。
2.客观验光:包括电脑验光等方法。电脑验光可以快速获取患者眼睛的屈光度数等信息,是初步筛查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常用手段。但电脑验光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验证。例如,电脑验光显示有一定度数的散光后,还需要通过主观验光等方法来精确确定散光的度数、轴位等。
(三)角膜曲率检查
通过角膜曲率计等设备测量角膜的曲率半径,了解角膜的弯曲程度,对于诊断散光以及判断散光的类型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角膜曲率计显示角膜在不同子午线上的曲率差异较大,提示可能存在散光。
六、散光的矫正方法
(一)佩戴框架眼镜
这是最常见的矫正散光的方法。根据患者的散光度数、轴位等情况,定制合适的框架眼镜。框架眼镜的优点是佩戴方便、价格相对较为合理,而且对眼睛的损伤较小。对于儿童来说,佩戴框架眼镜可以矫正散光,帮助其正常发育视觉功能;成年人也可以通过佩戴框架眼镜来提高视力,缓解视疲劳等症状。
(二)佩戴角膜接触镜
1.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矫正一定度数的散光。其优点是佩戴相对舒适,但是需要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否则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一些不规则散光患者,如果框架眼镜矫正效果不佳,软性角膜接触镜可能是一种选择,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验配。
2.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对于一些度数较高的散光或者不规则散光患者,RGP具有更好的矫正效果。它可以更好地贴合角膜表面,矫正不规则散光,而且透气性较好,能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过,RGP的验配相对复杂,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眼部条件和良好的护理依从性。
(三)屈光手术
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于年满18周岁以上,且散光度数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这种手术方式。它通过切削角膜基质层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散光和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符合条件后才能进行手术。
2.飞秒激光手术:包括全飞秒激光手术等。飞秒激光手术相对于传统的LASIK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合适的散光患者,也可以通过飞秒激光手术进行矫正,但同样需要严格的术前评估。
七、不同人群散光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散光
1.特点:儿童的眼球还在发育阶段,散光可能会随着眼球的发育而发生变化。而且儿童的视觉功能正在形成,散光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例如,有些儿童的散光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引起,而且度数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2.注意事项:家长要重视儿童的视力问题,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儿童有散光,要及时进行矫正,通常首选框架眼镜矫正。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用眼卫生,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等,以避免散光度数进一步增加。
(二)成年人散光
1.特点:成年人的眼球发育已经基本稳定,散光度数相对较为稳定,但如果有不良用眼习惯等,散光度数也可能会缓慢变化。成年人的散光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如开车、看电脑屏幕等。
2.注意事项:成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方式,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如果需要进行屈光手术矫正散光,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确保符合手术适应证。同时,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监测散光度数等屈光状态的变化。
(三)老年人散光
1.特点: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晶状体混浊等情况,从而导致散光度数的变化。此外,老年人的眼部调节能力下降,散光可能会对其阅读等近距离用眼造成影响。
2.注意事项:老年人要关注自己的视力变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如果散光影响了日常生活,如阅读困难等,可以考虑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同时,要注意眼部健康,预防其他眼部疾病的发生,因为一些眼部疾病可能会加重散光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