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阻止牙龈萎缩进展,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做好口腔卫生维护,正确刷牙及使用牙线或间隙刷以清除牙菌斑等;二是控制局部刺激因素,治疗牙结石、纠正不良修复体;三是治疗全身性疾病,如控制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四是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牙龈移植术、引导组织再生术;五是调整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摄入,以维持牙龈健康、促进组织修复等。
一、口腔卫生维护
1.正确刷牙
方法: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至少刷牙2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正确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且要注意刷牙力度,避免损伤牙龈。不同年龄段儿童刷牙时间和方法可根据其精细动作发展调整,但核心是保证口腔清洁。有牙周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遵循正确刷牙方法,因为不良刷牙习惯可能加重牙龈萎缩,而良好刷牙能清除牙菌斑、软垢等,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延缓牙龈萎缩进展。
意义:牙菌斑是导致牙龈炎症进而引起牙龈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刷牙可有效清除牙菌斑,维护牙龈健康,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
2.使用牙线或间隙刷
使用方法:牙线使用时,取约25cm长的牙线,将线的两端打双结形成线圈,用食指和拇指握住线圈,将牙线小心地滑入牙缝中,使牙线紧贴牙齿侧面呈C形,然后上下拉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间隙刷适用于有牙缝较大或存在修复体等情况的人群,根据牙缝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间隙刷,将间隙刷的刷毛放入牙缝中,轻轻旋转清洁。对于老年人,牙齿间隙可能因牙龈萎缩等原因变大,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能更好清洁牙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易出现牙龈问题,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辅助清洁口腔,但要注意动作轻柔。有正畸治疗的人群,佩戴牙套期间牙齿清洁难度增加,使用间隙刷能更好清洁牙套周围牙齿邻面。
意义:牙线和间隙刷可以清除牙刷难以清洁到的牙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进一步维护牙龈周围的清洁环境,预防牙龈炎症加重导致的牙龈萎缩。
二、控制局部刺激因素
1.治疗牙结石
方法:牙结石是牙龈炎症的重要刺激因素,需要进行洗牙(龈上洁治术)来清除龈上牙结石,对于龈下牙结石则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洗牙时,医生会使用超声洁牙机等设备,通过高频振动将龈上牙结石震碎并清除。龈下刮治术则是医生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深入到牙龈下方刮除龈下牙结石。儿童一般较少出现严重牙结石情况,但如果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也可能有少量牙结石,需要家长带其定期检查口腔,若有牙结石及时处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出现牙周问题,在治疗牙结石时要注意控制血糖稳定,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牙周组织恢复。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洗牙等操作要提前告知医生,评估风险后进行。
意义:牙结石不断刺激牙龈会导致牙龈炎症,长期炎症会引起牙龈萎缩,及时清除牙结石可以消除刺激因素,有利于牙龈炎症的消退和牙龈组织的恢复,阻止牙龈萎缩进展。
2.纠正不良修复体
情况判断:如果口腔内存在不合适的假牙、不良充填体等修复体,这些修复体边缘不贴合、外形不合适等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和萎缩。需要患者及时就诊口腔科,医生通过检查判断修复体是否合适。例如,活动假牙的基托边缘如果过长、过厚,会不断摩擦牙龈;固定修复体的边缘如果不密合,有悬突等情况都会刺激牙龈。对于老年人佩戴的全口假牙,要定期检查和调整,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牙槽骨吸收等情况会使假牙不合适。妊娠期女性如果有不良修复体也需要及时处理,因为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牙龈对刺激的反应。
意义:不合适的修复体持续刺激牙龈会加重牙龈炎症,进而导致牙龈萎缩,纠正不良修复体可以去除刺激源,让牙龈有恢复的机会,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
三、治疗全身性疾病
1.控制糖尿病
机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牙周组织感染,高血糖环境也不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从而容易导致牙龈炎症加重,促进牙龈萎缩。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使血糖达到理想水平。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儿童糖尿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家长要帮助其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牙周疾病时,要与内分泌科医生合作,确保血糖稳定,因为血糖不稳定会影响牙周治疗的效果和牙龈的恢复。
意义:良好控制糖尿病可以改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牙周感染的风险,有利于牙龈炎症的控制和牙龈组织的修复,从而有助于阻止牙龈萎缩进展。
2.控制血液系统疾病
常见疾病及影响:如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影响牙周组织,导致牙龈肿胀、出血等炎症表现,进而引起牙龈萎缩。对于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内科和口腔科医生的共同协作下进行治疗。例如白血病患者在进行牙周治疗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方案要综合考虑血液系统疾病的状况。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要及时诊治。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体检,关注血液指标变化。
意义:控制血液系统疾病可以消除其对牙周组织的不良影响,为牙龈的健康创造条件,有助于阻止牙龈萎缩的发展。
四、手术治疗
1.牙龈移植术
适用情况:对于牙龈萎缩较严重,牙龈组织量明显不足的患者,可考虑牙龈移植术。例如因长期牙周炎导致牙龈严重萎缩,牙槽骨暴露较多的患者。手术时会从患者口腔内其他部位(如腭侧)取下带血管的牙龈组织瓣,移植到萎缩的牙龈部位。对于老年人,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且牙龈萎缩严重影响咀嚼等功能时可考虑该手术,但要评估其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此时进行牙龈移植术,因为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状态,手术可能带来一定风险。
意义:通过牙龈移植术可以增加萎缩牙龈部位的牙龈组织量,覆盖暴露的牙根等,改善牙龈外观和功能,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质量。
2.引导组织再生术
适用情况:引导组织再生术主要用于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的情况。当牙周病变导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时,通过手术放置引导组织再生膜等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再生,形成新的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和牙龈组织。对于有中度到重度牙周炎且牙龈萎缩伴有牙槽骨吸收的患者可考虑该手术。儿童由于牙槽骨等还在发育阶段,一般不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有严重全身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不适合该手术。
意义:引导组织再生术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包括牙龈组织和牙槽骨的再生,从而改善牙龈萎缩状况,使牙龈恢复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增强牙周组织的稳定性。
五、饮食调整
1.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种类及来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橙子、柚子等)、草莓、猕猴桃、青椒、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结缔组织的完整性,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牙龈脆弱易出血,加重牙龈炎症和萎缩。维生素B族参与牙龈组织的代谢等过程。对于素食者,要注意维生素B12等的补充,可通过食用豆类、坚果及强化食品等获取。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可能下降,要注意合理烹饪方式,避免过度加工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妊娠期女性需要充足维生素来维持自身和胎儿健康,更要保证富含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因为维生素缺乏可能加重牙龈问题。
意义:充足的维生素摄入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健康,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预防牙龈炎症,从而有利于阻止牙龈萎缩进展。
2.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种类及来源:蛋白质是牙龈组织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等。例如,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整体健康有益,也有利于牙龈组织的修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蛋白质来支持牙龈等组织的生长,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食物。老年人要注意蛋白质的优质来源,以保证营养吸收,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蛋白质吸收利用能力可能下降。有牙周疾病的患者,充足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牙龈组织的修复和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意义:蛋白质是构成牙龈组织的重要成分,摄入充足蛋白质有助于牙龈组织的修复和维持其正常功能,对于牙龈萎缩的修复和预防进一步萎缩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