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造成的肾积水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积水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核心目标是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具体处理方式包括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微创手术取石等。

1.药物排石
若肾结石直径小于0.6厘米且表面光滑,可遵医嘱服用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同时使用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辅助肾结石下行。
2.体外冲击波碎石
针对直径0.6-2厘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高频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块后随尿液排出。术后需多饮水并配合倒立、拍背等体位训练,促进碎石排出,同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
3.微创手术取石
若肾结石较大或位置特殊,需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或经皮肾镜碎石术。前者经尿道置入内镜直达结石部位,用激光或气压弹道击碎结石;后者通过腰部小通道直接进入肾盂取石,适用于大于2厘米的鹿角形结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支架移位。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残留及积水变化。若出现发热、腰痛加剧或无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感染性休克或急性肾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