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视网膜是否脱落的方法通常包括症状观察、眼底检查、眼部B超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电图等。

1、症状观察
视网膜脱落的典型症状包括视力突然下降(尤其是单眼)、视野内出现固定黑影遮挡(类似幕布下移)、眼前闪光感(类似闪电或相机闪光灯)、飞蚊症突然加重(眼前黑点或漂浮物数量激增)。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立即警惕视网膜脱落可能。
2、眼底检查
医生通过散瞳后使用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观察眼底,可发现视网膜灰白色隆起、血管迂曲爬行、裂孔或变性区等异常。这是诊断视网膜脱落的直接依据,能明确脱离范围及是否累及黄斑区。
3、眼部B超检查
当眼底因屈光间质混浊(如白内障、玻璃体出血)无法观察时,眼部B超可辅助诊断。通过声波成像显示视网膜脱离的回声带,判断脱离范围及玻璃体情况,尤其适用于角膜混浊或严重白内障患者。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可提供视网膜的断层图像,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帮助医生判断脱离层次、裂孔位置及黄斑区受累情况,对早期或局灶性视网膜脱落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5、视网膜电图
通过记录视网膜电活动,检测视网膜功能状态。若波形出现异常改变,可辅助判断视网膜脱落及裂孔存在,尤其适用于无法直接观察眼底的复杂病例。
视网膜脱落是眼科急症,若出现视力骤降、视野缺损、闪光感或飞蚊症加重等症状,应立即避免剧烈运动、低头或揉眼,保持平卧位并尽快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早期干预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