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考虑年龄因素及相关病史)、症状表现观察(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气促,全身症状如发热、精神不佳等)、体格检查(肺部听诊有湿啰音等,叩诊早期多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CRP、病原学、胸部X线等)及鉴别诊断(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鉴别)。
一、病史采集
1.年龄因素: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婴幼儿期更为常见,不同年龄阶段可能有不同的诱因。新生儿可能因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感染等引起,婴儿期常与病毒、细菌感染呼吸道有关,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
2.病史情况:了解患儿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有无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无呛奶史等。呛奶是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一个常见诱因,尤其是早产儿或有吞咽功能不完善的婴儿,呛奶后乳汁容易吸入肺部引发炎症。
二、症状表现观察
1.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之后可能有痰。婴儿可能表现为咳嗽伴喉中痰鸣。不同年龄小儿咳嗽特点有所不同,新生儿可能咳嗽不明显,仅表现为口吐泡沫。
气促:呼吸频率增快是重要表现,婴儿呼吸频率可>60次/分钟,幼儿>50次/分钟,儿童>40次/分钟,同时可能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
2.全身症状:发热,可为低热、中等度热或高热,不同年龄小儿发热表现有差异,新生儿、小婴儿可能体温不升或低热。还可能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全身表现。
三、体格检查
1.肺部体征
听诊:早期肺部体征可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呼吸音减弱或粗糙。
叩诊:一般早期无明显叩诊异常,当病变累及范围较广时,可能出现局部浊音。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及分类: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可有核左移;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但需要注意,小婴儿、严重感染时白细胞反应可能不典型,比如严重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不升高甚至降低。
2.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CRP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
3.病原学检查
病毒学检查:可采取鼻咽拭子、痰液等标本进行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检测,有助于明确病毒感染的病原体。
细菌学检查:取痰液、血液等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可明确细菌感染的病原体,并指导抗生素的选用。
4.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见肺纹理增粗,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可分布于两肺野,以两肺下野、中内带较多见,也可出现肺气肿、肺不张等改变。胸部CT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或需要鉴别诊断时可能有帮助,但一般先选择X线检查初步诊断。
五、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散在干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无肺部实质浸润阴影,可与支气管肺炎鉴别。
2.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之后咳嗽迁延不愈,可伴有肺部感染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不张、肺气肿等改变,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取出异物。
3.支气管哮喘:多见于年长儿,有反复发作的喘息病史,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等可协助诊断,与支气管肺炎不同,支气管肺炎一般喘息不是主要特征,且有明显的肺部炎症表现。
4.肺结核: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结核病灶,一般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痰液中可找到结核杆菌等可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