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根据育龄女性及孕产妇等不同人群有相应症状表现,妇科检查有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等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和PCT有变化,B超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及宫腔积液情况,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需综合多方面信息判断。
一、症状表现
(一)育龄女性
1.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活动或性交后可能加重。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70%-80%的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部不适症状。
2.异常阴道分泌物:白带量增多,可能呈脓性、血性或伴有异味。脓性白带提示存在炎症感染,血性分泌物可能与子宫内膜充血、局部血管破裂有关。
3.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内膜炎症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和内膜的修复,从而导致月经方面的改变。
(二)特殊人群如孕产妇
1.产后子宫内膜炎:产后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同时伴有下腹部疼痛、恶露增多且有臭味等表现。这是因为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子宫创面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炎症。
二、妇科检查
(一)体征检查
1.宫颈举痛:医生进行妇科检查时,触碰宫颈会引起患者下腹部疼痛,提示盆腔内存在炎症刺激。
2.子宫压痛:按压子宫时患者有明显疼痛感,这是子宫内膜炎累及子宫体的重要体征表现,炎症导致子宫局部充血、水肿,对按压刺激敏感。
3.附件区压痛:如果炎症蔓延至附件,可能在附件区域触及压痛,提示可能合并输卵管炎等附件炎症。
三、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总数可能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相应增高,提示体内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一般来说,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0%时,需考虑感染性炎症的可能,但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二)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
1.CRP: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子宫内膜炎患者CRP水平通常会明显升高,治疗后随着炎症控制可逐渐下降。
2.PCT:PCT在细菌感染时会显著升高,对于判断子宫内膜炎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以及炎症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当PCT水平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导致的子宫内膜炎症。
四、影像学检查
(一)B超检查
1.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可观察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不同月经周期有所变化,若子宫内膜炎时厚度超过正常范围且回声不均匀,提示内膜存在炎症性改变。例如,非孕期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2cm且回声不均,结合临床症状要考虑子宫内膜炎可能。
2.宫腔积液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宫腔积液,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宫腔内渗出物积聚。B超下可清晰看到宫腔内的无回声区,提示宫腔内有液体潴留,与炎症引起的分泌增加有关。
五、诊断性刮宫
(一)病理检查
通过诊断性刮宫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子宫内膜是否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病理下可见子宫内膜间质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这是诊断子宫内膜炎的金标准之一。但诊断性刮宫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有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进行。
在判断子宫内膜炎时,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妇科检查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表现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孕产妇由于产后身体特殊状态,其子宫内膜炎的表现更具特殊性,需要医生全面细致地进行评估,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