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有咽部不适感、干燥、疼痛、刺激性咳嗽等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环境改善)、药物治疗(注意特殊人群用药)、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一、慢性咽炎的症状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如下:
咽部不适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总觉得有东西卡在喉咙里,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这种异物感在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与夜间睡眠时分泌物积聚在咽部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均可能出现此症状,比如长期用嗓过度的教师,由于咽部长期受到刺激,更容易产生咽部异物感;有吸烟史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咽部,也易出现该症状。
咽部干燥:部分患者会感觉咽部干燥,需要频繁饮水来缓解,尤其是在空气干燥或说话较多时,干燥感会加重。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唾液腺分泌功能可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咽部干燥;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群,室内空气干燥,也易引发咽部干燥。
咽部疼痛:一般为轻微疼痛,急性发作时疼痛可能会加重,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儿童可能会因为咽部疼痛而出现拒食、哭闹等表现;女性在经期时,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咽部疼痛可能会比平时更明显;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病史的人群,炎症蔓延至咽部时,也容易出现咽部疼痛。
刺激性咳嗽:咽部受到炎症刺激后,会引起刺激性咳嗽,尤其在晨起时较为常见,咳嗽一般无痰或仅有少量黏液痰。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咽部受到刺激时更容易出现刺激性咳嗽;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过敏原后,咽部炎症加重,刺激性咳嗽也会更频繁;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胃酸反流刺激咽部,会导致刺激性咳嗽反复发作。
二、慢性咽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儿童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成年人要避免过度用嗓,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因为吸烟会刺激咽部黏膜,饮酒会加重咽部充血;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因为感冒容易诱发或加重慢性咽炎。不同性别方面,女性要注意避免在经期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男性要减少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有过敏史的人群要远离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等;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胃酸反流对咽部的刺激。
环境改善:无论是哪个年龄段、性别及病史的人群,都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等对咽部的刺激。例如在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注重室内环境的改善,以降低咽部受到刺激的风险。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可清洁咽部,减轻炎症;含片类药物,如西瓜霜含片等,能起到局部消炎、止痛的作用。但需要注意儿童使用药物时要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含片或含漱液;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时要格外小心,需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用药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多与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等有关,可采用中药方剂或针灸等方法治疗。例如阴虚火旺型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气滞血瘀型可选用会厌逐瘀汤加减。但中医治疗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中医治疗的方案可能不同。比如对于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的人群,在中医治疗时可能更注重调整其生活作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医治疗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情况,避免药物之间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