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可通过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及辅助检查来判断。症状表现有右上腹或放射痛的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及低热或高热;体征检查可见墨菲征阳性、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见白细胞等升高、肝功能有胆红素等升高及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相关情况,综合这些可明确是否患病并及时就医治疗。
一、症状表现
1.腹痛
部位:胆囊炎的典型腹痛部位是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对于儿童来说,腹痛位置可能不太典型,但也多与胆囊所在区域相关;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腹痛表现可能受激素等因素影响,但基本的右上腹或放射痛特征仍需关注;有肥胖、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由于胆囊负担加重,更易出现腹痛症状。有胆囊结石病史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胆囊炎时腹痛往往更具规律性。
性质: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绞痛,可因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或加重。
2.消化道症状: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出现消化道症状时更需警惕,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女性在孕期等特殊阶段出现这些症状需与妊娠反应等鉴别;长期节食、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本身消化功能易紊乱,发生胆囊炎时消化道症状可能更明显;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胆囊炎引发的消化道症状可能与之混淆,需仔细区分。
3.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若发生化脓性胆囊炎等情况,可出现高热。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发热可能掩盖其他症状,需更谨慎对待;有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的人群,发热可能持续或反复,要注意排查感染情况。
二、体征检查
1.墨菲征(Murphysign):检查者将左手拇指放在患者右肋缘下,其余手指放在右胸壁,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若因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墨菲征阳性,提示胆囊炎症。对于儿童进行墨菲征检查时,需轻柔操作并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厚,墨菲征可能不典型,需多方面评估;妊娠中晚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墨菲征检查位置可能受影响,要调整检查方式。
2.腹部体征:右上腹可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儿童腹部体征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仔细触诊;老年人腹肌松弛,腹膜炎体征可能不明显,需结合其他检查;有腹部手术史等情况的人群,腹部体征可能因粘连等情况改变,增加判断难度。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儿童血常规变化可能更敏感,需注意与生理性白细胞波动区别;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血常规可能有轻度波动,需排除干扰;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人群,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典型,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肝功能:部分患者可有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等升高,尤其是合并胆管梗阻时。儿童肝功能发育未成熟,检查结果解读需谨慎;老年人肝功能储备下降,肝功能异常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有肝脏基础疾病的人群,胆囊炎引发的肝功能改变需与原发病鉴别。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胆囊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显示胆囊增大、壁增厚、腔内有结石等情况。儿童进行B超检查时,需根据年龄适当调整检查方法和力度;肥胖患者可能因肠道气体干扰影响B超图像质量,可考虑其他检查方法;妊娠中晚期女性,B超检查需注意保护胎儿,选择合适的检查参数。
CT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或合并复杂情况时可选用,能更清晰显示胆囊的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但CT有辐射,需权衡利弊,尤其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
通过综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可判断是否患有胆囊炎。一旦怀疑胆囊炎,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