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的症状包括典型的眩晕(多在体位变化时发作,持续不超1分钟)和眼震,以及伴随的恶心、呕吐和平衡失调;诊断包括详细病史采集(了解发作情况和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如Dix-Hallpike试验、Roll试验)和辅助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初步诊断及排除其他病变。
一、耳石症的症状
(一)典型症状
1.眩晕
多在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或从睡眠中惊醒时发作。眩晕感强烈,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例如,患者从卧位坐起时,瞬间出现天旋地转的感觉。这种眩晕是由于耳石脱落后,双侧前庭信息不平衡,刺激前庭中枢引起。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眩晕带来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难以安抚,而成年人可能会因眩晕导致平衡失调,增加跌倒风险,尤其是老年人群本身平衡功能较差,眩晕发作时跌倒风险更高。
2.眼震
医生通过检查可发现眼球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摆动。眼震是前庭-眼反射受刺激的表现,当耳石症导致前庭感受器受到异常刺激时,会引发眼震。不同个体的眼震表现可能存在差异,这与耳石脱落的部位和程度有关。
(二)伴随症状
1.恶心、呕吐
眩晕发作时常常伴随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前庭受到刺激后,通过前庭-自主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会加重其胃肠道不适,而儿童患者可能因频繁呕吐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其液体摄入情况。
2.平衡失调
患者会感觉站立或行走不稳,难以保持平衡。平衡失调与耳石导致的前庭功能紊乱有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例如长期从事需要良好平衡能力工作(如舞蹈、体操等)的人群,平衡失调会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
二、耳石症的诊断
(一)详细病史采集
1.发作情况
医生会详细询问眩晕发作的诱因,如是否与体位变化明确相关,发作的时间、频率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病史采集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通过家长了解发作时的具体表现,而成年人可直接询问自身感受。例如,询问老年患者是否在起床、躺下等体位变化时发作眩晕,以及发作的间隔时间等。
2.既往病史
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耳部疾病(如中耳炎、梅尼埃病等)、头部外伤史等。既往耳部疾病可能增加耳石症的发生风险,头部外伤史也可能导致耳石脱落。比如,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发生耳石症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在诊断时重点考虑。
(二)体格检查
1.Dix-Hallpike试验
医生让患者坐于检查台上,迅速躺下并头悬垂于床沿外,然后迅速向一侧转头。如果在特定体位出现短暂的眩晕和眼震,即可初步诊断为耳石症。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该试验时反应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不配合导致试验难以准确进行,需要医生耐心引导。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医生可能需要采用更温和的方式逐步引导其完成试验操作。
2.Roll试验
让患者平卧,快速向一侧翻身,观察是否出现眩晕和眼震。该试验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后半规管以外其他半规管的耳石病变。
(三)辅助检查
1.前庭功能检查
包括眼震电图等检查,可更客观地记录眼震情况,辅助诊断耳石症。通过眼震电图可以精确分析眼震的频率、幅度等指标,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前庭功能状态。例如,对于怀疑耳石症的患者,眼震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异常的眼震表现,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影像学检查
如颞骨CT等,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耳部或颅内病变。颞骨CT可以清晰显示颞骨结构,帮助医生排除如听神经瘤等颅内病变导致的类似症状。对于有头部外伤史或疑似其他颅内病变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例如,老年患者如果出现眩晕症状,通过颞骨CT检查可以排除颞骨内的病变,明确是否为耳石症引起的眩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