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可由下丘脑因素、垂体因素、卵巢因素及其他因素引起。下丘脑因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功能紊乱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垂体因素有垂体肿瘤、垂体功能减退;卵巢因素包含先天性卵巢发育异常、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其他因素涉及全身性疾病、药物影响,这些因素分别通过不同机制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导致排卵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过度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排卵。长期的精神应激可导致下丘脑分泌的GnRH脉冲式分泌异常,从而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造成排卵障碍。例如,一些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排卵异常的情况。
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导致排卵障碍。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反馈性引起下丘脑分泌TRH增加,进而影响GnRH的分泌,导致排卵障碍;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过多,也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过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引起排卵障碍。
垂体因素
垂体肿瘤:常见的有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泌乳素瘤可分泌过多的泌乳素,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从而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排卵障碍和闭经。例如,泌乳素瘤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可出现月经稀发、闭经、泌乳等症状,同时伴有排卵障碍。生长激素瘤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也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导致排卵异常。
垂体功能减退:如席汉综合征,多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等原因导致垂体缺血坏死,引起垂体功能减退,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出现排卵障碍、闭经等症状。此外,放疗、手术等损伤垂体组织也可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影响排卵。
卵巢因素
先天性卵巢发育异常:如特纳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5,XO,卵巢呈条索状,无卵泡发育,不能正常排卵。这类患者从青春期开始就表现为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不发育等。
卵巢早衰: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表现为闭经、雌激素水平低落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早衰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医源性损伤(如放疗、化疗)等有关。患者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功能受损,无法正常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等因素有关。患者表现为月经失调、排卵障碍、多毛、肥胖等。病理特征是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多个小卵泡发育但无法成熟排卵。胰岛素抵抗可导致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又进一步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形成恶性循环。
其他因素
全身性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过度肥胖等可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导致排卵障碍。营养不良时,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可能影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度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脂肪细胞可分泌过多的瘦素等脂肪因子,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导致排卵异常。例如,一些过度节食减肥的女性,由于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排卵障碍;而肥胖女性中PCOS的发病率较高,与肥胖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有关。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影响排卵,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其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抑制排卵;一些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等也可能干扰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导致排卵障碍。例如,长期服用复方短效避孕药的女性,在停药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排卵;患有癫痫的女性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和排卵异常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