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可通过常见症状表现、病史、检查手段辅助判断。常见症状有成人的烧心感、反酸、胃痛及儿童相应表现;病史包括成人的胃食管反流病等病史和儿童的先天性消化道发育异常等病史;检查手段有成人和儿童的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胃酸分泌功能测定等,以明确胃酸过多相关情况。
一、常见症状表现
(一)烧心感
1.成人情况:通常是胸骨后有烧灼感,这是胃酸过多比较典型的症状。比如一些饮食不规律的上班族,在进食较多辛辣食物后,容易出现胸骨后灼烧样不适,这是因为过多的胃酸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导致。
2.儿童情况:儿童胃酸过多时可能表现为自述胸部不适、哭闹等,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异常表现。
(二)反酸
1.成人情况:会经常感觉到有酸性液体从胃内反流到口腔。例如一些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可能更容易出现反酸,尤其是平卧时症状可能加重。
2.儿童情况:儿童可能会出现呕吐物有酸味,或者口腔有酸臭味等情况,婴幼儿还可能因为反酸导致拒食等表现。
(三)胃痛
1.成人情况:胃酸过多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引起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等。比如有胃溃疡基础的患者,胃酸过多时会使溃疡处受刺激,疼痛加剧,疼痛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餐后痛等。
2.儿童情况:儿童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可能表现为不定时的哭闹、腹部不适等,由于儿童无法准确描述疼痛性质和部位,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二、通过病史辅助判断
(一)疾病史
1.成人情况: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胃酸过多。例如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其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导致胃酸容易反流,长期患病的人更需关注自身胃酸情况。
2.儿童情况:一些先天性消化道发育异常的儿童,或者有长期胃肠道感染病史的儿童,也可能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比如先天性幽门肥厚的儿童,可能会有呕吐、胃酸过多相关表现。
(二)用药史
1.成人情况: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的成人,这类药物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失调,容易出现胃酸过多。
2.儿童情况:儿童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影响胃酸分泌,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需关注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
三、借助检查手段辅助判断
(一)胃镜检查
1.成人情况: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能明确是否存在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从而判断胃酸过多对胃黏膜的损伤程度。例如可以清晰看到胃溃疡患者胃黏膜的溃疡面,以及周围胃酸刺激导致的炎症表现。
2.儿童情况:对于儿童,现在有小儿专用胃镜,能够在直视下观察儿童胃部情况,不过由于儿童配合度问题,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但可以准确判断胃酸过多相关的胃部病变情况。
(二)24小时食管pH监测
1.成人情况:该检查可以监测食管内的pH值变化,了解胃酸反流的情况,对于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胃酸过多有重要价值。比如能明确在一天中何时胃酸反流频繁,以及反流程度等。
2.儿童情况:儿童也可以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但需要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问题,一般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谨慎操作,以评估是否存在胃酸过多导致的食管反流问题。
(三)胃酸分泌功能测定
1.成人情况:通过抽取胃液等方法测定胃酸分泌量,能定量判断胃酸分泌是否过多。例如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胃酸分泌情况,对于一些胃酸分泌异常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2.儿童情况:儿童胃酸分泌功能测定相对复杂,需要准确采集标本等,不过对于一些怀疑有先天性胃酸分泌异常疾病的儿童,也可以进行相关测定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胃酸过多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