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痢疾有主要症状表现,如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发热;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儿童可能伴呕吐、精神萎靡等,老年症状不典型易并发基础病,孕妇需防对胎儿影响;还伴随里急后重、全身不适等症状。
一、主要症状表现
腹泻:痢疾患者typically会出现频繁的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甚至更多。粪便的性状最初多为稀便,随着病情发展可转为黏液脓血便。这是因为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溃疡,进而引起黏液和血液渗出,混合在粪便中排出。例如,志贺菌感染引发的痢疾,肠道炎症反应较为明显,腹泻症状相对突出。
腹痛:多表现为左下腹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肠道痉挛引起的。在儿童中,由于其表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情况,这与儿童肠道神经敏感性以及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特点有关。成人则能较明确表述腹痛的部位和程度。
黏液脓血便:粪便中可见黏液和脓血,黏液呈灰白色,半透明状,脓血则是血液和坏死组织混合而成。这是痢疾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是肠道黏膜受到痢疾杆菌侵袭后发生炎症、坏死、溃疡等病理改变的直接结果。不同类型的痢疾杆菌感染可能在脓血便的外观上略有差异,但总体都以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之一。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39℃左右,甚至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热可能相对更为常见和明显,且体温波动可能较大。发热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一般病情越重,发热可能越明显。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儿童痢疾患者:儿童痢疾患者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可能还会伴有呕吐、精神萎靡等表现。由于儿童的胃肠道功能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痢疾杆菌后,除了肠道症状外,全身症状相对更为突出。例如,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这与儿童大脑发育尚未成熟,高热时容易引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有关。同时,儿童痢疾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甚至拒食的情况,这会影响其营养摄入,需要特别关注其补液和营养支持,以防止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老年痢疾患者:老年痢疾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程度可能较低,腹痛、腹泻等症状也可能相对较轻。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性下降,免疫系统功能减退。此外,老年痢疾患者容易并发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痢疾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腹泻导致的脱水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血糖波动可能加重糖尿病病情。所以对于老年痢疾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其基础疾病的变化以及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孕妇痢疾患者:孕妇患痢疾时,需要特别注意对胎儿的影响。剧烈的腹泻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早产、流产的风险。同时,孕妇的发热、感染等情况也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在症状表现上,孕妇痢疾患者可能与普通人群类似,但在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致畸等不良影响的药物。
三、伴随症状
里急后重:患者有明显的肛门坠胀感,总是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频繁想解大便,但每次排便量很少。这是由于直肠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直肠括约肌痉挛引起的。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只是不同人群表述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频繁蹲厕所但每次排便量少,而成人则能较明确表达这种肛门坠胀、排便不尽的感觉。
全身不适: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痢疾杆菌感染后,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在儿童中,全身不适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哭闹等,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睡眠。成人则可能感觉身体疲惫,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