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前驱多有1-3周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易被忽视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还可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其他系统症状,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家长需警惕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神经系统症状
发热:
大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甚至更高,发热可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不同年龄的孩子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而年长儿体温升高相对更明显。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表现,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引起发热。
头痛:
较为常见,孩子可能会频繁哭闹、用手击打头部等表现出头痛。这是因为颅内炎症刺激脑膜及神经等结构,引起头部疼痛不适。儿童不会像成人一样明确表述头痛,但可以通过行为变化来提示家长,比如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烦躁不安、不愿意活动等。
呕吐:
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病毒感染导致脑组织水肿等病变,使颅内压力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婴幼儿的前囟未闭合,颅内压增高时前囟可能会有膨隆表现,这也是判断颅内压情况的一个重要体征。
意识障碍:
轻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患儿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较迟钝,呼之能应但反应较慢。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患儿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如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正常的躲避等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病情越重,意识障碍往往越明显。不同年龄儿童意识障碍的表现有所不同,新生儿可能表现为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后逐渐精神萎靡;年长儿则能更明确地体现出从嗜睡到昏迷的进展过程。
惊厥:
部分患儿会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等。惊厥的发生是因为脑部炎症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儿童惊厥的类型和表现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婴幼儿惊厥可能形式不典型,多为局部肌肉抽搐等。惊厥发作可能是病毒性脑炎的首发症状之一,也可能在病程中出现。
脑膜刺激征:
年长儿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低头时下巴不能贴近胸部)、克氏征阳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伸小腿,小腿不能伸直,伴有疼痛)、布氏征阳性(平卧时屈颈时下肢不自主屈曲)等。但婴幼儿由于囟门未闭、肌肉不发达等原因,脑膜刺激征可能不典型,不能仅依靠脑膜刺激征来判断婴幼儿是否患有病毒性脑炎,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根据病毒侵犯的脑组织部位不同,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例如,病毒侵犯额叶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幻觉等;侵犯颞叶可能影响语言功能,出现言语不清等;侵犯运动中枢可能导致肢体瘫痪等。但这些定位体征相对较少见,多见于病情较重、病毒侵犯范围较广的患儿。
其他系统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流涕等,这是因为前驱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延续,或者病毒同时累及呼吸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但需要注意与单纯的呼吸道感染相鉴别,病毒性脑炎引起的呼吸道症状一般是作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存在,同时还伴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心律不齐等循环系统表现,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影响了心肌等组织,导致心肌受损,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但相对来说,循环系统症状在病毒性脑炎中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更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合并脑炎的情况,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单纯病毒性脑炎对心脏的影响。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多种症状,尤其是有前驱感染史后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家长应高度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