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叶性肺炎有全身、呼吸系统症状及肺部体征表现,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年长儿相对典型,合并基础疾病儿童症状更重,需与支原体肺炎、肺结核等鉴别。全身症状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呼吸系统有咳嗽、呼吸困难等;肺部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实变期有相应体征;不同年龄症状特点不同,合并基础疾病时症状更重,需结合检查与其他疾病鉴别。
一、症状表现
(一)全身症状
发热:儿童大叶性肺炎常起病急骤,多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可呈稽留热型,即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这是因为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产热增加。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约80%以上会出现持续高热的情况。
寒战:部分患儿会伴有寒战,与体温急剧升高有关,机体在体温上升阶段,肌肉不自主收缩产热以提高体温。
乏力、精神萎靡:由于感染导致身体消耗增加,毒素吸收等原因,患儿会感觉乏力,精神状态不佳,表现为不爱活动、嗜睡等。
(二)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咳出黏液脓性痰,典型者咳铁锈色痰,这是因为肺泡内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后,血红蛋白转变为含铁血黄素,随痰液排出所致,但现在典型铁锈色痰较为少见。例如,有研究统计,约60%~70%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会出现咳嗽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咳嗽的性质和痰液情况会发生变化。
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机体缺氧引起。患儿呼吸频率加快,可超过40次/分钟,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三)肺部体征
早期:肺部可无明显异常体征,或仅有呼吸音稍粗,或轻度叩诊浊音。
实变期:患侧胸廓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提示肺组织实变,传导增强),可伴有湿啰音,湿啰音是由于肺部炎症渗出,气体通过渗出液时形成的水泡音。
二、不同年龄儿童大叶性肺炎症状特点
(一)婴幼儿
症状往往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或体温波动较大,咳嗽表现为呛咳、喉间痰鸣等,呼吸困难相对更突出,肺部体征不如年长儿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呼吸增快、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与年长儿不同,气道较狭窄,肺部炎症反应的表现不典型。例如,一项针对0~3岁婴幼儿大叶性肺炎的研究发现,约30%的患儿发热不显著,而以呼吸急促为主要表现。
(二)年长儿
症状相对典型,与上述大叶性肺炎一般症状表现相符,高热、咳嗽、胸痛(部分年长儿可诉胸痛)等表现较明显,肺部体征也较为典型,实变期的体征更容易被发现。这是因为年长儿的呼吸系统发育相对完善,能够更清晰地表现出肺炎相关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三、特殊人群(如合并基础疾病儿童)的症状特点
如果儿童本身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患大叶性肺炎时症状可能更重。例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肺炎导致的缺氧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呼吸困难等症状更为明显,发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病情进展更迅速。这是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整体状况和对感染的耐受能力,使得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更为严重。
四、鉴别诊断相关症状提示
大叶性肺炎需要与支原体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相鉴别。例如,支原体肺炎的咳嗽多为剧烈干咳,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恢复正常后仍有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等;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咳嗽、咳痰,肺部体征多不明显,通过结核菌素试验、胸部CT等检查可鉴别。所以,当儿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