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疾病可导致胃胀痛,胃部疾病中胃炎分急性和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有不同诱因与症状;肠道疾病中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有相应表现;肝胆胰疾病中胆囊炎、胰腺炎各有特点;其他系统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也可引起胃胀痛,不同疾病有不同发病年龄段及相关诱因等特点。
一、胃部疾病相关
1.胃炎
急性胃炎: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大量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患者可出现胃胀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因食用被细菌污染食物导致急性胃炎的患者,胃黏膜会出现急性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胃胀痛。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年轻人可能因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诱发;老年人则可能因本身胃肠功能减退,在受到上述诱因刺激时发病。
慢性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高盐、辛辣饮食)、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长期存在胃胀痛,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反酸、嗳气等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儿童可能通过密切接触等方式感染,成年人则可能因生活不规律、饮食卫生问题等感染。自身免疫性胃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
2.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导致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形成溃疡。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可表现为胀痛,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随后缓解。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年轻人可能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诱发;老年人胃溃疡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
3.胃息肉:胃息肉较小时多无明显症状,当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引起胃胀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胃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可能有所增加。
二、肠道疾病相关
1.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后、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患者可出现胃胀痛,还伴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症状可在排便后部分缓解。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年轻人中因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导致发病的情况较为常见。
2.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均可导致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其中腹胀可表现为胃胀痛。肠梗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儿童可能因肠套叠等原因引起,成年人可能因肠道肿瘤、肠粘连等原因诱发,老年人则可能因肠道肿瘤、粪便干结等导致。
三、肝胆胰疾病相关
1.胆囊炎:多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肩部,同时伴有胃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胆囊炎患者多有右上腹隐痛,可伴有胃胀痛、消化不良等表现。胆囊炎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2.胰腺炎:多与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急性胰腺炎患者常突发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可伴有胃胀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慢性胰腺炎患者也会出现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可伴有胃胀痛、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表现。胰腺炎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长期酗酒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四、其他系统疾病相关
1.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胀痛,容易被误诊为胃部疾病。这是因为心脏和胃部的神经传导存在一定的交叉,心肌缺血缺氧时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腹部不适。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并出现胃胀痛的不典型表现。
2.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多见于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胃排空延迟,患者出现胃胀痛、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糖尿病患者不论年龄大小,若血糖控制不佳且病程较长,均有发生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