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鼻窦炎可通过症状表现、检查及病史综合判断,局部有鼻部、牙痛、眼部及面部症状,检查包括口腔检查(查牙齿及松动叩痛)、鼻内镜检查(看鼻腔黏膜及窦口)、影像学检查(X线初步筛、CT显病变及关系),病史需问牙齿及鼻窦炎既往史,要考虑不同年龄等因素影响来准确诊断。
一、症状表现方面
1.局部症状
鼻部症状:牙源性鼻窦炎患者常伴有患侧鼻塞,多为持续性,因患侧鼻窦引流受阻所致;流涕情况不一,可表现为黏脓涕,且可能有异味,这与牙齿相关感染灶的细菌等蔓延至鼻窦有关。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反复搓揉鼻部等行为。
牙痛相关:多有患牙的病史,比如患牙有龋坏、牙髓炎等情况,牙痛可能较为明显,且牙痛部位常与上颌后牙相关,因为上颌后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关系密切,炎症容易相互影响。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牙齿处于发育阶段,牙源性鼻窦炎引起的牙痛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情绪;成人则可能因牙痛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节奏。
2.眼部及面部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部周围不适,如眼眶周围胀痛,儿童由于眼部发育尚未完全,可能对疼痛的定位不准确,仅表现为哭闹等;面部可能有肿胀感,以上颌窦区为主,年龄较小的儿童面部肿胀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需要仔细观察其面部外观变化。
二、检查方面
1.口腔检查
牙齿检查:要详细检查患侧牙齿,查看是否有龋齿、残根、牙周炎等病变。例如,若发现上颌后牙有深龋洞,龋坏接近牙髓甚至已经波及牙髓,那么该牙齿就很有可能是牙源性鼻窦炎的感染源。不同年龄段牙齿状况不同,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率相对较高,需特别注意乳牙的龋坏情况;成人则更关注恒牙的牙周及龋坏状况。
牙齿松动及叩痛:检查患牙有无松动,叩诊时有无疼痛。如果患牙松动且叩痛明显,提示牙齿本身炎症较严重,与鼻窦炎症的关联较大。儿童牙齿松动原因较多,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是否与牙源性鼻窦炎相关;成人牙齿松动多与牙周病等有关,但也可能因牙源性鼻窦炎影响。
2.鼻内镜检查
鼻腔黏膜情况:可见患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区域有黏脓涕积聚。儿童鼻内镜检查相对成人更具挑战性,需要更轻柔的操作,但能发现鼻腔内的炎症表现与牙源性鼻窦炎的关联。
窦口情况:可观察到上颌窦窦口区域有堵塞情况,可能被肿胀的黏膜或脓性分泌物阻塞,这对于判断牙源性鼻窦炎的窦口引流状况很重要。不同年龄人群鼻内镜下窦口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的窦口相对较窄小,更容易被堵塞。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上颌窦混浊、黏膜增厚等情况,但对于儿童,X线辐射剂量需谨慎考虑,一般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CT检查:是诊断牙源性鼻窦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能清晰显示上颌窦内的病变情况,如是否有积液、黏膜增厚、骨质破坏等。儿童进行CT检查时,要严格控制辐射剂量,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通过CT还能明确患牙与上颌窦底的关系,判断是否是牙齿病变累及鼻窦。例如,若发现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之间的骨质有破坏,基本可确定牙源性鼻窦炎与该牙齿相关。
三、病史方面
1.牙齿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牙齿疾病史,包括是否有过牙痛、牙齿治疗史等。如果患者曾经有过上颌后牙的反复疼痛、补牙、拔牙等情况,那么发生牙源性鼻窦炎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不同年龄人群牙齿病史特点不同,儿童可能有乳牙反复发炎史,成人则多为恒牙的长期牙齿问题史。
2.鼻窦炎病史:了解患者既往鼻窦炎发作情况,如果患者既往鼻窦炎发作时伴有明显的牙痛加重等情况,也提示可能存在牙源性鼻窦炎的因素。儿童既往鼻窦炎发作可能与免疫力较低等因素有关,而如果同时有牙齿相关诱因,更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通过综合以上症状表现、检查以及病史等多方面的评估,来判断是否为牙源性鼻窦炎。在整个判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症状表现和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准确做出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