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是人体摄入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误食有毒成分食物引发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具潜伏期短常集体暴发等特点病因分细菌性(摄入被细菌或毒素污染食物常见病原菌如沙门菌等)、真菌性(食用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食物常见霉变谷物等)、有毒动植物(有毒植物如毒蘑菇未煮熟四季豆有毒动物如河豚鱼贝类等)、化学性(摄入被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亚硝酸盐误作食盐等)主要症状有急性胃肠道症状及严重者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等不同病因有特异性症状诊断靠进食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理需停止摄入可疑食物清除毒物促进毒物排泄对症支持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消化系统未熟耐毒差需严控饮食卫生老人肝肾功能减退中毒病情进展快重应注意饮食卫生孕妇食物中毒影响自身及胎儿需严格食材安全中毒后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方案及时就医。
一、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误食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食物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其发病与进食特定食物密切相关,具有潜伏期短、常呈集体性暴发等特点。
二、病因分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摄入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常见病原菌有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如沙门菌常污染肉类、蛋类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易污染奶、剩饭等。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
食用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所致,常见于霉变谷物等,如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玉米等可引发中毒。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植物:如毒蘑菇(含多种毒素,可损害肝、肾等器官)、未煮熟的四季豆(含皂素和血球凝集素)等。
有毒动物:如河豚鱼(体内含河豚毒素,毒性极强)、贝类(食用某些有毒藻类污染的贝类可致中毒)等。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摄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如农药残留(有机磷农药等)、重金属污染(铅、汞等)、亚硝酸盐误作食盐使用等。
三、主要症状
通常表现为急性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呕吐多为胃内容物,腹泻可为水样便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如乏力、精神萎靡、心律失常等)、意识障碍甚至休克等表现,不同病因导致的中毒可能有其特异性症状,如神经毒素中毒可出现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四、诊断要点
(一)进食史
详细询问患者近期进食的食物种类、进食时间、同餐者是否有类似症状等,有助于明确可疑食物。
(二)临床表现
根据典型的胃肠道及其他系统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的病原学检测、毒物检测等,以明确致病因子。
五、处理原则
(一)停止摄入可疑食物
立即停止食用剩余可疑食物,防止中毒进一步加重。
(二)清除毒物
如采用催吐(适用于清醒且能配合的患者)、洗胃(中毒不久且无禁忌证时)、导泻等方法排出未吸收的毒物。
(三)促进毒物排泄
通过静脉补液等方式,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泄,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四)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不同症状进行相应处理,如腹痛给予解痉药物、呕吐严重时补充营养等,严重中毒者可能需进行监护及器官功能支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毒物耐受能力较差,食用不洁食物后更易发生食物中毒。家长需严格把控儿童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新鲜、煮熟,避免儿童食用野蘑菇、未熟透的豆类等易致中毒的食物,一旦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毒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食物中毒后病情可能进展更快、更严重。老年人应尤其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食材,烹饪食物要充分加热,若出现不适需尽快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三)孕妇
孕妇发生食物中毒可能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需格外谨慎。饮食上要严格注意食材安全,若发生中毒,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及时就医以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