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与急性咽炎在定义病因、症状表现、病程转归、检查表现及特殊人群情况上存在差异。慢性咽炎是咽部慢性炎症,病程长易复发,检查见黏膜慢性充血等;急性咽炎是咽黏膜急性炎症,多为上呼吸道感染一部分,起病急,一般1周左右痊愈,检查见黏膜急性充血等,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情况各有不同。
一、定义与病因差异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一般较长,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引起。例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或有长期吸烟史的人,更容易患上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急性鼻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刺激等因素易诱发。比如,儿童在冬季或季节交替时,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因病毒感染引发急性咽炎。
二、症状表现差异
慢性咽炎:患者常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可有轻微疼痛,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患者常有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晨起时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会咳出少量黏稠分泌物。例如,一些教师由于长期用嗓,患慢性咽炎后这种咽部异物感等不适症状会较为突出。
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随后出现明显咽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及儿童可能因咽痛而拒食、哭闹不安。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可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四肢酸痛等。例如,急性咽炎在儿童中可能引起较高的发热,体温可达到38℃甚至更高,而成人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三、病程与转归差异
慢性咽炎:病程迁延,症状容易反复发作,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如果能去除病因,如改善生活环境、戒烟限酒等,症状可能会缓解,但容易再次因诱发因素而复发。例如,一个患有慢性咽炎的患者,如果持续处于污染环境且继续吸烟,病情很难彻底治愈,会反复出现咽部不适症状。
急性咽炎:一般病程较短,经及时治疗后多在1周左右痊愈。但如果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可能会转为慢性咽炎。比如,儿童患急性咽炎后,如果没有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咽炎,导致咽部长期不适。
四、检查表现差异
慢性咽炎:咽部检查可见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咽后壁可有散在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肥厚。黏膜表面可有少量黏稠分泌物附着。例如,通过喉镜检查可以清晰看到咽部黏膜的这些慢性炎症表现。
急性咽炎: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隆起,表面可见黄白色点状渗出物。细菌感染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例如,急性咽炎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计数可能会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急性咽炎相对成人更需关注,因为儿童免疫力低,病情变化快,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咽部症状及全身情况。对于慢性咽炎的儿童,要注意其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因素,同时要关注其营养状况,因为营养不良可能影响儿童的免疫力,加重咽部炎症。
老年人:老年人患慢性咽炎时,要注意其全身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咽部炎症可能会影响其全身状态。急性咽炎在老年人中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重,且恢复较慢,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体温、精神状态等。
孕妇:孕妇患咽炎时,用药需谨慎,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影响胎儿。急性咽炎的孕妇要尽量通过多饮水、休息等非药物方式缓解症状,如果需要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慢性咽炎的孕妇要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咽部湿润,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咽部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