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周围湿疹的引发因素包括接触性因素(局部刺激物如食物残留、护肤品化妆品、唾液刺激)、过敏因素(食物过敏及个体差异)、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婴幼儿皮肤特点及成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环境因素(干燥环境和湿热环境)以及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
一、接触性因素
(一)局部刺激物
1.食物残留:婴幼儿在进食过程中,嘴巴周围容易残留奶渍、果汁等食物。这些食物中的成分可能会刺激皮肤,对于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来说,更易引发湿疹。例如,长期残留的奶渍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可作为过敏原或刺激原,导致嘴巴周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
2.护肤品或化妆品:成人使用的口红、唇膏等化妆品,或者婴儿使用的某些劣质护唇膏等,其中的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成分可能引起接触性过敏。比如某些口红中的化学添加剂可能会接触到嘴巴周围皮肤,引发过敏反应,出现湿疹样改变。
3.唾液刺激:婴幼儿时期,宝宝唾液分泌相对较多,且口周皮肤较娇嫩,长期受到唾液的浸渍,会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增加湿疹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在出牙期,唾液分泌量可能进一步增多,对嘴巴周围皮肤的刺激更为明显。
二、过敏因素
(一)食物过敏
1.常见过敏食物:某些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当人体摄入这些过敏食物后,可通过消化道吸收相关过敏原,然后经血液循环到达口周皮肤,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嘴巴周围出现湿疹。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可能在进食牛奶后不久,嘴巴周围就出现红斑、丘疹等湿疹表现。
2.食物过敏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食物过敏的反应存在差异,这与遗传因素等有关。有些儿童可能对多种食物过敏,而有些儿童可能仅对特定食物过敏。遗传因素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某些人群更容易发生食物过敏相关的口周湿疹。
三、皮肤屏障功能异常
(一)婴幼儿皮肤特点
婴幼儿的皮肤角质层较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经皮水分丢失量比成人高。这使得他们的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干燥的环境、刺激物等,从而导致嘴巴周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引发湿疹。例如,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婴幼儿嘴巴周围皮肤若未得到良好保湿,更容易出现干燥、湿疹等问题。
(二)成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
成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屏障功能也会逐渐减退,皮肤的保水能力下降。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清洁皮肤(使用刺激性强的洁面产品频繁清洁口周皮肤)等,也会破坏皮肤屏障,使嘴巴周围皮肤容易发生湿疹。比如,经常使用去油力过强的洗面奶清洁口周,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膜,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湿疹。
四、环境因素
(一)干燥环境
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如空调房间、寒冷的冬季等,会使皮肤表面的水分流失加快。嘴巴周围皮肤缺乏足够的水分滋润,皮肤屏障功能受到影响,容易诱发湿疹。例如,在北方的冬季,室内通常有暖气,空气干燥,若不注意保湿,嘴巴周围皮肤很容易出现干燥、起皮、湿疹等情况。
(二)湿热环境
湿热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嘴巴周围皮肤在湿热环境下,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同时湿热也会刺激皮肤,增加湿疹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南方的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温度较高,若皮肤清洁不及时,嘴巴周围皮肤就容易出现湿疹样改变。
五、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湿疹、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史,那么个体患嘴巴周围湿疹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和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等。例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特应性皮炎,其子女患口周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二)免疫系统异常
某些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的疾病可能会累及皮肤,导致嘴巴周围出现湿疹样表现。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激活状态,可能会出现皮肤的过敏或炎症反应,引发嘴巴周围湿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