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微创手术前需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完善电子喉镜等检查;术中采用合适麻醉方式,经支撑喉镜置入后用等离子刀等处理病变;术后做好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需严格遵循规范个体化操作护理以保手术效果与患者安全恢复。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不同。儿童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差,需更谨慎评估;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要全面了解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
性别差异:一般无特殊性别相关的绝对禁忌,但女性患者需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若在经期附近,手术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可适当调整手术时间。
生活方式:询问患者有无吸烟、饮酒史,吸烟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加重炎症,且不利于术后恢复,需劝患者术前一段时间戒烟;大量饮酒者肝脏代谢功能可能受影响,也需调整生活方式后再行手术。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咽喉部其他手术史、过敏史等,若有咽喉部手术史可能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和风险,过敏史则需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2.检查项目
完善电子喉镜检查,明确慢性咽喉炎病变的具体部位、范围等情况,如咽喉部黏膜充血、肥厚、淋巴滤泡增生的程度和分布等。还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
一般可选择表面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于配合较好的成年患者也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儿童患者多采用全身麻醉,以保证手术过程平稳,避免患儿因紧张、疼痛而不配合。
2.手术操作步骤
支撑喉镜置入:通过支撑喉镜将咽喉部暴露,支撑喉镜能提供良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病变处理:如果是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的情况,可使用等离子刀等设备对增生的淋巴滤泡进行消融,利用等离子能量使组织蛋白分解,达到缩小淋巴滤泡、改善咽喉部通气和炎症状态的目的;若有咽喉部黏膜肥厚等情况,也可进行相应的修整操作。整个操作过程需精细,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体位: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需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清醒后可根据情况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分泌物引流。
饮食:术后早期一般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冷豆浆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咽喉部创面引起出血和疼痛;随着创面恢复,可逐渐过渡到温凉的半流质饮食、软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坚硬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创面愈合。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咽喉部出血情况,包括唾液中带血的量、颜色等,以及有无呼吸困难等症状,因为术后创面有出血可能导致呼吸道梗阻,尤其是儿童患者,呼吸道较狭窄,更需警惕。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术后可能出现吸收热,若体温过高或持续发热,需考虑有无感染等情况。
3.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出血:少量出血可通过局部冷敷等措施观察;若出血较多,需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可能需要再次进镜止血等操作。
感染: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漱口,保持口腔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术后需特别注意呼吸道管理,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湿润,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等。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要关注其有无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等情况并处理。
2.老年患者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血管指标,因为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相对较高。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鼓励患者早期适当活动,但要注意活动幅度和强度,避免影响术后恢复。
慢性咽喉炎微创手术的具体实施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操作和护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