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是青春期高发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皮肤病,与激素、皮脂腺等相关,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治疗用维A酸等药物并调整生活方式;毛囊炎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各部位可发病,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儿童、女性在青春痘和毛囊炎上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避免过度清洁等,女性经期等有特殊卫生及用药注意。
一、定义与病因
青春痘(痤疮)
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增高,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因素相关。青春期人群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皮脂腺功能活跃,是青春痘的高发人群,而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糖高脂饮食、长期熬夜等会加重病情。
毛囊炎
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皮肤损伤、搔抓、多汗等因素易诱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年龄人群发病诱因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皮肤娇嫩、卫生习惯不佳等导致感染,成人可能因职业等因素导致皮肤易受损进而引发毛囊炎。
二、临床表现
青春痘
好发于面部、额部、下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皮损多样,包括粉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通常对称分布,一般无明显疼痛或仅有轻度瘙痒,青春期人群随年龄增长部分可逐渐缓解,但也有部分人病情持续较久。
毛囊炎
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等部位,皮疹常成批出现,有瘙痒或疼痛感觉,不同类型毛囊炎表现略有不同,如秃发性毛囊炎可导致毛囊破坏、毛发脱落。
三、好发部位差异
青春痘
主要集中在皮脂腺发达区域,面部是最常见部位,因为面部皮脂腺分布密集,除了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多的部位也可能出现青春痘,青少年时期身体激素变化使这些部位皮脂腺功能活跃,容易发生青春痘。
毛囊炎
可发生在有毛囊的任何部位,头面部是常见部位,因为头面部毛囊丰富,且日常接触外界较多,易受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另外颈部、大腿等部位也可能出现毛囊炎,不同部位毛囊炎发病原因与该部位皮肤特点及日常活动有关,比如颈部易因摩擦等导致毛囊损伤引发毛囊炎。
四、治疗原则差异(仅提及名称)
青春痘
治疗药物包括维A酸类(如异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如红霉素)等,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轻度青春痘可外用药物治疗,中重度可能需要联合口服药物,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
毛囊炎
以抗感染治疗为主,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严重时可口服抗生素,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治疗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等刺激。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青春痘
儿童青春痘相对少见,若出现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皮肤,因为儿童皮肤娇嫩,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屏障,饮食上要注意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家长应关注儿童皮肤变化,必要时就医,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使用需谨慎,优先考虑温和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改善皮肤状况。
儿童毛囊炎
儿童毛囊炎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给儿童勤换衣物,洗澡时注意轻柔清洁,避免搔抓皮肤导致感染扩散,儿童皮肤薄嫩,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若毛囊炎反复发作或症状较重,需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感染类型并给予合适治疗。
女性青春痘
女性青春痘可能与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加重,女性要注意月经期间的内分泌变化对青春痘的影响,日常要保持心情舒畅,因为压力等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青春痘病情,选择化妆品时要避免使用油腻的化妆品,以免堵塞毛孔加重青春痘。
女性毛囊炎
女性毛囊炎在经期等特殊时期要注意会阴部等部位的卫生,经期要及时更换卫生巾,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怀孕期间女性患毛囊炎要谨慎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法,注意避免自行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