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术前要评估患者并做准备;手术可选局部或全身麻醉,有激光手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操作;术后需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和口腔护理,特殊人群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护理要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慢性咽喉炎的病程、症状严重程度(如咽干、咽痒、咳嗽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不利于术后伤口愈合。
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咽喉部情况,如咽喉黏膜的充血、水肿程度,是否有增生的淋巴滤泡等。还需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如喉镜检查以明确咽喉部病变的具体部位和范围,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身体一般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2.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一般成人术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4小时禁水,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进行口腔清洁,可用漱口水漱口,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选择
对于成年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时,会在咽喉部喷洒表面麻醉剂,如丁卡因等,使咽喉部黏膜麻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但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全身麻醉则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避免手术中的疼痛和不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难以配合手术,通常会选择全身麻醉。
2.手术操作步骤
激光手术(以CO激光为例):
医生通过喉镜将激光探头准确地引导至咽喉部病变部位,如增生的淋巴滤泡处。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特性,对病变组织进行汽化、切割等操作。激光的能量能够精准地作用于病变组织,使其凝固、坏死并逐渐被机体吸收。在操作过程中,要精确控制激光的能量和作用范围,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例如,对于过度增生的淋巴滤泡,激光可以逐层去除,直到病变组织被完全清除,同时尽量减少对咽喉正常黏膜的损伤。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先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设备的电极导管插入咽喉部病变区域。通过发射低温等离子体,使病变组织中的分子分解,从而达到消融病变组织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产生的热量较低,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较小。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实时观察病变组织的消融情况,精确地调整消融的程度,以达到去除病变组织且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的效果。例如,对于咽喉部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增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能够有效地使增生的组织体积缩小,改善咽喉部的通气和吞咽等功能。
三、术后处理
1.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需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苏醒情况。
术后咽喉部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和肿胀,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如果疼痛较明显,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缓解疼痛。
2.饮食护理
术后初期一般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冷豆浆等,避免过热的食物刺激咽喉部伤口引起疼痛和出血。随着伤口逐渐愈合,可过渡到温凉的半流质饮食,如粥、软面条等,然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3.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继续使用漱口水漱口,每天多次,尤其是进食后,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预防伤口感染。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由于其咽喉部组织较为娇嫩,术后的护理要更加精细。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情况,因为儿童术后咽喉部肿胀可能会影响呼吸,一旦发现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避免其因术后疼痛等原因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恢复。老年患者则要关注其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术后要加强对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