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是指鼻甲长期受炎症等刺激致黏膜水肿致鼻腔阻塞,以下鼻甲肥大常见。病因有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长期用药、内分泌失调等。临床表现为鼻塞(儿童可致张口呼吸等,成人影响工作生活)、鼻涕增多(儿童可倒流致咳嗽)、头痛头昏等。诊断靠鼻内镜、CT检查。治疗分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和手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需谨慎选择,儿童视病情定。
一、鼻甲肥大的定义
鼻甲肥大是指鼻甲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引起鼻甲黏膜水肿,导致鼻腔阻塞。鼻甲分为下鼻甲、中鼻甲和上鼻甲,临床上以下鼻甲肥大最为常见。
二、鼻甲肥大的病因
1.炎症因素
慢性鼻炎: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逐渐演变成慢性鼻炎,长期的炎症刺激使鼻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进而导致鼻甲肥大。例如,儿童若反复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易引发慢性鼻炎,增加鼻甲肥大的发生风险;成年人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也可能诱发慢性鼻炎及鼻甲肥大。
鼻窦炎:鼻窦的炎症蔓延至鼻腔,累及鼻甲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促使鼻甲黏膜增生肥厚。有鼻窦炎病史的人群,相较于无鼻窦炎者,更易出现鼻甲肥大。
2.过敏因素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鼻黏膜发生变态反应,出现水肿,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鼻甲肥大。儿童往往对花粉等过敏原较为敏感,若患有过敏性鼻炎且未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引发鼻甲肥大;过敏体质的成年人接触过敏原后,也可能出现鼻甲肥大的情况。
3.其他因素
长期用药:长期使用鼻用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可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后反跳性充血,导致鼻甲肥大。老年人若因鼻塞长期自行使用此类药物,需警惕鼻甲肥大的发生。
内分泌失调:在青春期、妊娠期及月经期等特殊时期,人体内分泌发生变化,可能影响鼻黏膜的生理功能,增加鼻甲肥大的发病几率。女性在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鼻甲肥大相关症状。
三、鼻甲肥大的临床表现
1.鼻塞
单侧或双侧鼻塞,呈持续性鼻塞。儿童若患有鼻甲肥大,可能表现为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影响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成年人鼻塞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导致嗅觉减退等。
2.鼻涕增多
鼻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若并发感染,可有脓涕。儿童由于不会擤鼻涕,常表现为鼻涕倒流至咽部,引起咳嗽等症状。
3.其他症状
由于鼻塞,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长期鼻塞还可能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等。老年人若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严重鼻塞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四、鼻甲肥大的诊断方法
1.鼻内镜检查
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甲的形态、大小及鼻腔内的情况,能清晰看到鼻甲是否肥大、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等,是诊断鼻甲肥大的常用方法。儿童进行鼻内镜检查时需在适当的镇静或麻醉下进行,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2.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鼻甲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了解鼻甲肥大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鼻窦病变等。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CT检查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五、鼻甲肥大的治疗
1.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的作用,可减轻鼻甲黏膜的炎症反应和水肿。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但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应用。
减充血剂:短期使用可缓解鼻塞症状,但长期使用易引起药物性鼻炎,故需严格控制使用时间。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使用减充血剂需特别谨慎,避免引起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2.手术治疗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鼻甲肥大患者可考虑此手术,但需谨慎选择,因为手术可能会影响鼻黏膜的生理功能。儿童一般较少采用手术治疗,除非病情非常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通过低温等离子能量使鼻甲黏膜组织收缩,改善鼻腔通气。该手术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适用于合适的鼻甲肥大患者,不同年龄段患者均可根据病情选择,但儿童操作时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