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病史采集要了解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体格检查需检查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咽拭子培养等;鉴别诊断需与咽白喉、樊尚咽峡炎等区分,特殊人群诊断有其特点,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各有不同需关注。
一、病史采集
1.发病情况:了解患者起病的急缓,急性扁桃体炎通常起病较急。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有过度劳累、受凉等诱发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急性扁桃体炎。不同年龄人群诱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等有关,成人可能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导致抵抗力下降相关。
2.主要症状:询问咽痛的程度、性质,是否影响吞咽,有无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需仔细观察其有无拒食、哭闹等表现,因为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可能因咽痛明显而影响进食。
二、体格检查
1.咽部检查:
扁桃体外观:查看扁桃体是否充血、肿大,双侧扁桃体肿大程度可分为不同等级,如Ⅰ度肿大为扁桃体不超过腭舌弓和腭咽弓;Ⅱ度肿大为扁桃体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为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同时观察扁桃体表面有无渗出物,渗出物可呈点状、片状或膜状,急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表面常可见黄白色脓性渗出物。
咽部黏膜情况:检查咽黏膜是否充血,以判断炎症累及范围。
2.颈部淋巴结检查:触摸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压痛,急性扁桃体炎时颈部颌下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不同年龄儿童颈部淋巴结表现可能不同,婴幼儿淋巴结触诊需更轻柔。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为主,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例如,细菌性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多>1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病毒性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可>50%。
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CRP常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CRP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迅速升高,可辅助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咽拭子培养:取咽部渗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常见的致病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对于病情较重、反复发作或考虑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咽拭子培养有重要意义。但培养结果出来前可先根据经验进行抗感染治疗。
四、鉴别诊断
1.咽白喉:咽白喉的假膜较厚,不易拭去,强行剥离可引起出血,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可伴有低热、精神萎靡等,咽拭子涂片可找到白喉杆菌,以此与急性扁桃体炎相鉴别。
2.樊尚咽峡炎:又称溃疡膜性咽峡炎,由樊尚螺旋体及梭形杆菌感染引起,病变多局限于一侧扁桃体,也可累及咽部其他部位,病变处有灰白色假膜,易拭去,拭去后可见溃疡,双侧扁桃体可不对称,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咽拭子可找到樊尚螺旋体。
3.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由EB病毒感染引起,咽部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假膜形成,全身可伴有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中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等可协助诊断。
4.白血病性咽峡炎:白血病患者可出现咽部浸润,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充血,甚至有溃疡,全身有贫血、出血倾向等表现,血常规及骨髓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断时需更关注其全身反应及是否有高热惊厥等情况,要仔细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妊娠期女性诊断急性扁桃体炎时,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选择检查和治疗方法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方式;老年人诊断急性扁桃体炎时,要注意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