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腹泻发烧的相关情况,需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体温<38.5℃可物理降温,有腹泻频繁量大、体温持续升高不降、精神异常、伴其他严重症状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轻度和中重度腹泻发烧小儿饮食有不同调整,还需注意饮食卫生、合理添加辅食、注意腹部保暖来预防。
一、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1.轻度腹泻发烧:小儿精神状态尚可,体温一般低于38.5℃,腹泻次数较少,每天数次,大便性状为稀便或蛋花汤样便,无明显脱水表现,如眼眶、前囟稍凹陷,皮肤弹性稍差等。
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继续合理喂养,以预防营养不良。因为腹泻时营养丢失,合理喂养能保证营养摄入,促进恢复。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可涂抹护臀膏,防止红臀。婴幼儿皮肤娇嫩,腹泻频繁刺激易引起红臀。
2.中重度腹泻发烧:小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体温高于38.5℃,腹泻次数多,每天十余次甚至数十次,大便为水样便,量多,伴有明显脱水症状,如眼眶、前囟明显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等;或出现电解质紊乱表现,如精神差、乏力、腹胀、心律失常等。
中重度腹泻发烧的小儿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婴幼儿自身调节能力差,中重度脱水会严重影响生命健康。
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体温、腹泻次数、尿量等变化。因为这些指标能及时反映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二、物理降温方法
1.适用于体温<38.5℃的小儿
松开衣物:给小儿解开过多的衣物,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利于散热。婴幼儿代谢旺盛,衣物过厚不利于热量散发。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四肢等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但要注意,擦拭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小儿着凉。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小儿的额头,退热贴中的成分可通过凝胶中水分的汽化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退热贴使用方便,对皮肤刺激小。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腹泻频繁且量大:如果小儿腹泻次数持续增多,每小时腹泻数次,且大便量多,呈水样,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脱水迅速加重,需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体液调节能力弱,大量失水会危及生命。
2.体温持续升高不降:小儿体温超过39℃,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仍持续上升,或者反复发热,间隔时间越来越短,需及时就医。持续高热可能会引起小儿惊厥等并发症。
3.出现精神异常:小儿精神萎靡,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或者烦躁不安难以安抚,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小儿的精神状态是病情的重要indicator。
4.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剧烈,无法进食进水;或者出现便血、腹痛剧烈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肠道有严重病变。
四、饮食调整
1.轻度腹泻发烧小儿:继续母乳喂养,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且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利于小儿恢复。人工喂养的小儿可继续喂配方奶,同时可适当减少奶量,增加喂水次数。添加辅食的小儿,可暂时减少辅食量或暂停辅食添加,待腹泻缓解后再逐渐恢复。
2.中重度腹泻发烧小儿:可能需要短暂禁食,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6-8小时,然后逐渐恢复喂养。开始喂养时可先喂稀米汤、稀释的果汁等,然后逐渐过渡到配方奶、易消化的米粉等。要注意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因为腹泻时肠道功能受损,过度喂养会加重肠道负担,但禁食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小儿营养缺乏。
五、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喂养小儿的餐具要定期消毒,食物要新鲜,避免食用变质的食物。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饮食不卫生易引起腹泻。
2.合理添加辅食:添加辅食要遵循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的原则,让小儿的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防止因添加辅食不当引起腹泻。不同年龄段小儿的辅食需求不同,要根据年龄合理添加。
3.注意腹部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物,尤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避免腹部着凉引起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腹泻。婴幼儿腹部容易受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