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可通过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适用于反复发病影响呼吸吞咽或引发全身并发症者,包括传统剥离法和等离子刀切除术;非手术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口腔卫生、运动锻炼、作息规律)和药物治疗(抗生素、局部用药),儿童患者治疗需谨慎,老年患者要评估全身状况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手术治疗
(一)扁桃体切除术
1.适用情况:对于反复发生的慢性扁桃体炎,尤其是已经影响到呼吸、吞咽功能,或者引发了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全身并发症的患者,扁桃体切除术是较为有效的根治方法。一般来说,当扁桃体炎每年发作次数在7-8次及以上,且持续2年以上,或者存在扁桃体过度肥大导致气道梗阻等情况时可考虑。
2.手术方式
传统剥离法:是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刀、剪等器械将扁桃体从包膜上剥离下来。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反应可能稍大。
等离子刀切除术:利用等离子技术对扁桃体组织进行切割和止血,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对于一些解剖结构复杂或者患者身体状况不太适合长时间手术的情况较为适用。
二、非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扁桃体,加重炎症。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橙子、苹果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可以使用含漱液,如生理盐水等,有助于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减少扁桃体炎的发作诱因。儿童患者由于自我口腔清洁能力较弱,家长要帮助其做好口腔护理。
2.增强免疫力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成人可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儿童患者则可以进行适合其年龄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每天保证一定的活动时间。运动锻炼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来说,良好的作息有助于机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力的维持。成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患者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婴儿一般需要12-16小时,幼儿11-14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应用:在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但需要根据患者的过敏情况选用。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足疗程用药,以彻底清除细菌,防止病情转为慢性或者反复发作。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等。
2.局部用药:可使用局部含漱剂,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也可以使用含片,如碘喉片等,直接作用于扁桃体局部,减轻炎症症状。儿童患者使用局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避免误吞等情况发生。
三、特殊人群的考虑
(一)儿童患者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非手术治疗方面,要特别关注儿童的营养摄入和口腔卫生情况。如果儿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影响生长发育或者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手术治疗的时机要综合评估。对于儿童患者,手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建议在6岁以后进行,因为6岁以前儿童的扁桃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过早手术可能会影响其免疫功能的发育,但如果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也可以适当提前评估手术。
(二)老年患者
老年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手术治疗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非手术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患者同时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考虑对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更加注重适度运动和合理作息,以维持机体的基本健康状态来对抗扁桃体炎。



